中国再谋能源新局 低油价未改清洁能源发展态势

2015-11-16 15:25:59 太阳能发电网
  1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125元。这是今年以来油价第10次下调,背后的一大背景是,国际原油供应持续过剩,国际原油价格徘徊在每桶40~50美元。  由于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原油库存容量也趋饱和,近期承运中国采购原油的超级油轮数量锐减。美国迫于债务上限压力

  瞄准“互联网+智慧能源”方向
  中国缺油少气多煤,但像太阳能和风能这样的自然资源中国并不缺乏,因此王玉锁表示,国家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是摆脱对外依赖的迫切需要。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和国内改善环境的现实需求,倒逼推动了中国能源技术的进步。这既有政策的指引,也有市场需求的导向。中国推动的能源革命,其重要影响将不局限于能源问题或是环境问题,而是事关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
  目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能源技术领域被认为是突破方向之一。王玉锁的判断是,无论是中国研发或是间接在国外研发的新能源技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不落后于其他国家。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未来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际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和能源密切相关。比如生物科技、新一代IT技术、新材料等,都是智能能源发展离不开的支撑。”王玉锁说。
  对于能源下一步的发展,中国已将目光聚焦到互联网+智慧能源上。记者了解到,与互联网+智慧能源相关的政策文件有望在年底前出台。新能源体系的重构将正式拉开序幕。
  在传统能源体系下,中国面临几大挑战:以煤、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污染物排放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分布不均,导致能源集中供应。远距离输送中损耗严重;能源需求峰谷差日益增大,系统调峰投资不断增加。截至2012年底,我国用于调峰的机组约1.48亿千瓦,占比达13%,使得全国发电机组平均利用效率降低近15%;高对外依存度使得能源安全面临挑战。
  新的能源体系的构建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来看,现代能源体系的探索主要有三种方案。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地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提出了智能电网,这与这些国家的能源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普通家庭基本以用电为主。
  二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提出了能联网,即利用互联网技术把能源链接起来。这种方案已经有了把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很好地结合的意识,德国甚至提出了家庭分布式能源。但其系统性不强,不能立体地、全面地解决问题。
  三是中国的泛能网。“泛能网”这一概念最早由新奥集团提出,这一模式目前已被决策部门纳入可选方案。其内涵包括:能源结构上强调可再生能源优先,化石能源或者气体能源做补充,因地制宜的多元能源结构。其次,强调了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相互协同的可靠供应模式。再次,强调了需供互动、梯级利用、高效智能的用能方式。
  “这三个方面的考量,是用中国智慧,系统地思考并解决能源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从某一个方面来考虑。”王玉锁说。

作者:王仁贵 来源:《瞭望》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