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以来,中央、国务院及国家能源局先后19次研究或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和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我省经信委、发改委等七部门也印发了《福建省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要求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示范乡镇及示范村,支持个
光伏电站遍地开花
站在永定区湖雷镇的嘉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的观景台上,基地里总面积1080平方米、大体呈十字形的太阳能电池板带十分醒目。企业主张育海介绍说,公司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装机容量160千瓦的光伏电站,月发电量大概在2万千瓦时,公司自用3000多千瓦时,其余的卖给电网。这样算下来每年的投资收益率能达到15%左右,挺不错。
“不仅可以满足基地里大棚种植的抽水灌溉、照明需要,电池板还可以遮阳挡雨,连彩钢瓦都省了。我们二期准备投入1800万元左右,建设2兆瓦的光伏电站,采取全额上网的模式,上边发电下边种植,建设‘农光互补’的现代农业典型。”对于光伏电站的未来前景,张育海十分看好。
在位于城区的永定一中办公楼楼顶,也有一个装机容量为5千瓦的光伏电站,这个电站是当地第一个由法人在电力部门备案建设的光伏电站。永定一中副校长俞联斌说,这个电站是前两年由该校校友福建光博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衍增捐赠的,每年发电约7000千瓦时,基本能够满足整栋楼的用电需求,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一个科普基地,能够让学生对太阳能发电有个直观的感受。
而在永定区培丰镇文溪村,一个“光伏养老”的故事广为流传。村里有一户郑姓人家,几兄弟都在外工作,70多岁的老母亲不愿意外出独自在家。考虑到老母亲年迈后的生计问题,几兄弟一合计集资八九万元,利用老屋的屋面建设了一个装机容量10千瓦的光伏电站。目前,老人每月都有1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光伏电站成了养老的工具。
对于当地光伏电站的蓬勃发展,当地电力部门深有体会。据永定县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陈银霞介绍,按照有关规定,自然人建设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由电业局统一向发改委备案,备案后电力部门给予并网并按月结算补贴。截至10月底,当地经自然人建设的光伏电站已备案65家总装机容量1400千瓦,正在办理中的有42家,而2013年至今年5月初,备案的只有26家,当地光伏电站发展的井喷之势由此可见一斑。早期的光伏电站都是采取余电上网的方式,上网电价加补贴后为每千瓦时0.83元,目前全额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1元。
陈银霞说,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电力部门责无旁贷,光伏电站要并网的,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无偿接入。
作者:张杰 马斌 郑茜娴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