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储备的光热项目总计已超过3GW,但截至2014年底已并网的光热装机仅为18MW。光热行业在我国发展迟缓的原因是电价政策一直没有得到落实造成光热项目不具备投资经济性。随着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的下发,约1GW规模示范项目的具体电价核定方案将很快落地,示范项目的开发将进入
2014年上半年,能源局、发改委价格司等部门又组织召开了两次示范项目建设的专题研讨会。当年8月,发改委批复了我国首个光热发电商业示范项目-中控德令哈10MW塔式电站上网电价为1.2元/kWh。中控德令哈电站是2013年7月建成的,在并网发电的一年之后获批正式的上网电价使其开创了“先建成项目再获得电价”的先例。项目开发商们相信中控德令哈的先建项目再拿电价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投资热情也因此被激发起来,首航光热、兆阳光热、中广核集团的数个光热项目纷纷开建。
2015年9月能源局正式下发文件,示范项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进入2015年后,启动光热示范项目大规模建设的政策预期愈加强烈。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7月在青海德令哈考察了中控和中广核两个光热项目,在之后的座谈会上表示“年底前一定要启动示范项目,并要加快与发改委价格司的沟通,出台示范项目的电价方案”。
两个月之后的2015年9月,能源局正式下发了《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光热示范项目的建设正式启动。
但能源局的文件中并未明确具体的电价核定政策。电价政策可简单的分为统一示范电价和一事一议电价两种方案。由于光热发电的技术路线较多,各个电站搭配的储热时长也各不相同,各地的光资源条件也有差异,因此一事一议的电价核定方案似乎更为合理。但因为影响光热电站度电成本的因素实在太多,很难根据具体项目给出相对合理的电价计算结果,且这种定价方式如果把握不当很有可能会滋生巨大的权利寻租空间,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因此目前看来似乎政策制定层更倾向于采用统一示范电价的方案。
按示范项目总规模1GW左右、单站规模不低于50MW计算,本次示范项目建设应能够纳入超过10个光热示范项目。按文件中的要求,各单位需要在10月底之前完成申报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前能够拟定完成示范项目的具体名单并明确最终的电价政策。
(三)光热目前的发展阶段类似2011年的光伏爆发即将来临
2011年光伏标杆电价政策出台后,当年的装机容量同比增长768%。
我们可以由光伏的发展历程来判断光热行业未来的产业趋势。最初的光伏主要是无电地区独立光伏电站,由国家全额投资建设。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明确为光伏发电系统提供财政补助;同时国家能源局也启动了大型光伏电站的特许权示范招标,为大规模光伏发电站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但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在此期间并未出现爆发式增长。
作者: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