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后中国经济起飞,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却背负全球暖化祸首的恶名。现在中国要经济转型,但这个头衔却即将让渡给印度。印度总理誓言要让印度经济在未来20年快速成长,一年GDP增速要达8%,意味经济成长付出的环境代价将愈来愈大。 《经济学人》报导,现在印度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一年为1.6吨,约是中国
但是无论再怎么努力,经济与环境永远势不两立,印度总理穆迪仍执意要排除成长阻碍,扩大制造业,目标为占GDP的17%,约中国的一半。为了稳定电力供应,印度原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原因就是占印度发电量一半的煤矿开采所致,且印度计划2020年前煤产量要倍增。
至于水资源,联合国警告,印度水供应会从2001年的每人1,800立方米下降到2025年的1,340立方米,2050年甚至下降到1,000立方米,成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但事实上,环境与成长并不两立,报导指出,印度可采分布式能源,如家庭太阳能或是部分村落使用连接风能的微型电网。分布式能源可使用各种电力来源,但是再生能源特别适合。让村落使用可靠的能源可减少木材与粪便燃烧,拯救许多生命。
太阳能与风能可由国内供应,所以可以节省外汇,印度每年使用半数外汇收入购买燃料。报导认为,进口替代是很不好的想法,因为会推升价格并让制造商怠惰,且相比之下,太阳能与风能在价格上有竞争力。
进口媒发电成本约每千瓦6卢比(约合9美分),太阳能是每千瓦5.5卢比,风力成本是每千瓦6卢比。此外,太阳能事业也能提供工作机会,比燃煤发电的要多,印度智库指出,100GW太阳能发电量可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尽管当中大部分是短期的。
印度政府承诺在2022年增加至少五倍再生能源占比,在这目标下未来七年需要每18个月增加双倍太阳能发电量,花费成本为1,000亿美元。五家印度预测团体估计2030年印度碳排放量会从现在的40-55亿吨下降到30亿吨到50亿吨。
如果够积极,2030年前最多可以减少20-30%排放量,包括五分之四照明转换成LED,半数货物透过火车运输而非公路,这些移动双管齐下,才有可能在高速成长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印度已经取消柴油消费补贴,用现金支付给穷人补贴使用液化天然气,鼓励人民节约能源。经济学人认为,印度要赶上中国不一定得牺牲环境,他们可以以更绿化的方式走自己的康庄大道。
作者:黄嬿 来源:科技新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