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田光伏电站:综合控制23台PCS,实现卖电量最大化

2015-10-16 09:45:52 太阳能发电网
主站点控制器(Main Site Controller,以下MSC),是将通常单独工运行的多台PCS,结合整个光伏电站的发电状况加以综合控制,从而使电站的并网输出最大化的方法。
  卖电量约增4%,年约增收400万日元的主要原因
  具体就是令交换远程监控的信息网关(在通信流程等不同的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系统)与MSC的控制装置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MSC的控制装置——PLC联动图5)。
图5:在逆变器的机壳上设置的主站点控制器用PLC
中央的蓝色设备为PLC(摄影:日经BP社)

  因采用了MSC,各台PCS的远程控制,不仅此前以三井信息的远程监控系统可实现的开、关,还可进行细致的发电量控制。
  三井物产Plant Systems表示,半田的光伏电站在2014年12月投入运转后,在2015年1~6月的发电状况分析中发现,卖电量比采用之前提高了0.4%。
  将这0.4%换算成年间的发电量约为10.6万kWh。按40日元/kWh计算,年可增收400万日元。导入所需的费用,数年即可收回。

  最大的好处是可补足电站内的耗电
  就MSC的效果而言,常常提到的是以光伏电站内受到云、影的部分影响时发挥的作用。但实际上,除了遇到这类天气时的效果,利用MSC功能时所具有的发电量增多效果更大(图6)。
图6:半田光伏电站的效果示例发电情况好的逆变器超额输出,使电站的总输出功率尽快达到额定值。
2015年8月15日的数据(出处:三井物产Plant Systems)

  MSC大致可在两种情况下稳定发挥作用:一种是上午开始发电后输出功率升高到并网输出额定值前(如8月份时,主要在9时~10时),另一种是太阳升起来达到并网输出之时。
  上午,PCS达到额定输出的速度,每台都不一样。例如,额定输出630kW的机型,与合计输出866kW的电池板相连接,和与797kW的电池板相连接时,当然是过载率大的PCS的输出增加得快。
  当有输出增加慢的PCS存在时,若能利用先达到了额定输出的PCS的过载功能加以弥补,则发电站整体就能更早地达到额定输出功率。
  当所有的PCS都达到了额定输出后,MSC就能产生弥补发电端与送电端输出差的效果。
  发电端的输出是指发电设备所发出的电量,在光伏电站,就是指PCS的输出。而送电端的输出,是指从发电设备的输出减去发电站内所消耗的电量,即实际向电网送电的输出。
  就光伏电站而言,PCS输出的交流电力一般是部分用于PCS的运转(空调机、扇风机工作等),其余的向电网送电。因此,发电端的输出会减少,与卖电输出直接相关的送电端的输出往往达不到并网所许可的额定输出。
  而半田电站使用MSC的功能,将光伏电站内耗电考虑在内,使PCS的输出高于额定输出,以接近并网输出上限送电。由此,送电端的输出可最大化,从而增加卖电量。
  据称,电站就这种控制方式,在并网协议中向中部电力作了说明,取得了对方的理解。


作者:金子宪治 来源:日经bp社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