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做领跑者还是追赶者

2015-10-16 09:35:46 太阳能发电网
  在10月12日举行的“2015中国光伏领袖峰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透露,光伏补贴未来8年至10年不会取消,不过会有所倾斜,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同时,加大领跑者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实现高补贴政策依赖模式向低补贴竞争力提高模式转变。   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到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带来了全球资源的重新分配与调整。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那么,我国新能源产业是要做领跑者还是追赶者?应该如何谋篇布局?
  首先,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以德国为例,高纬度、日照时间不足等缺陷并不妨碍德国成为全球太阳能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家。正是政府政策鼓励奏效,造就了德国国内上下游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使其生产的太阳能产品几乎覆盖全球近1/3的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能源发展中要对经济性做充分考量,但补贴比例应根据国家实际经济情况而定。对中国来说,发展新能源是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重要一环,但目前亟待解决的是走出一条自生性强、经营模式具有可持续性而不是寄生于政策补贴之上的发展道路。
  其次,新能源发展应控制节奏。假如新能源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过快,会使国内市场出现“空心化”。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劳动力素质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就会造成严重的就业问题,而大量失业人口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另外,新能源等依赖技术突破的产业,其对外投资的增长过快亦会导致吸收不足等问题。所以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既要等待国际经济环境出现有利时机,又要与国内投资实力及吸收能力相结合。政策还要有持续性,以降低偶发因素带给企业的风险。
  再次,加强国际合作。近几年,新能源成为中美两国能源合作的主要领域。中美双方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美国希望通过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扩大其能源技术、服务和产品的输出。中国则拥有巨大的能源消费市场,美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显著。
  最后,着重加强生物质能发展。客观而言,目前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都无法生产出石油替代品,只有生物质能才能生产出高品质、清洁化程度高的石油替代品。以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建立自主、安全、稳定的国家能源体系,既有助于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义务,又可以带动数千万人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有人说,现在新能源发展状态接近于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状态,互联网的今天将是新能源的明天。新能源发展,值得让我们翘首以盼。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

作者:朱玥颖 来源:中国石油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