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迁都”是因为中国光伏市场崛起

2015-09-28 16:04:17 太阳能发电网
  以前光伏企业不出口就会饿死,现在中国光伏电站市场每年光伏产品消费量已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毫无疑问,市场重心正在转移——由原来过度依赖德国等少数欧美市场,开始将重心转向中日印等亚洲市场。  9月20日,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晶澳”)将总部由上海迁至北京,此举被业内认为是光伏
 
  晶澳私有化剑指A股?

  记者:晶澳刚成立时总部是在河北,后来迁至上海,如今为何又搬迁到北京?
  谢健:晶澳一直是跟着市场走的。2007年之所以去上海,是因为当时的市场主要在欧洲,但现在中国已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规模。北京聚集了大量资源,晶澳希望参与其中,借此贴近国内市场。
  中国是最大的单一市场,我们要靠近这一市场主体,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就放弃了海外市场,晶澳的业务仍会布局美日等海外市场。
  未来光伏最大的三个市场是中国、印度、美国,欧洲是有MIP(欧盟最低价格承诺协议)的限制,一旦MIP限制取消,欧洲市场又会恢复活力。单一市场主要是中国、印度、美国还有日本,现在这些新兴市场每个国家都在大力建设光伏电站。
  中国有大概18GW的市场,美国的需求也很旺,明年年底是美国ITC(联邦投资税收抵免政策)的最后一年,所以大家都在盯着这个市场。今年是印度光伏100GW计划的第一年,日本也还是维持较高需求水平的一年,还有泰国、菲律宾等很多新兴国家,可以说是四面开花。

  记者:晶澳一直以上游制造业为主,如今下游光伏电站投资火热,晶澳有没有考虑转型进入这一领域?
  谢健:对于晶澳来讲,制造是核心,下游电站绝非主业。我们不会本末倒置,制造永远是我们的主业,不过电站确实也有它的优势,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讲,也有必要涉足。所以电站我们也会去做,但是比例会控制,不会做得太大,因为电站本身算是个金融产品,既会面临资金方面的压力,还要面临资源压力,这些资源一般由央企、能源集团掌握。
  晶澳的电池、组件产能一年是4GW,我们自持的电站规模每年不超过10%,也就是不超过400MW,未来上游制造业产能扩大的话,我们的电站规模也可能会扩大。

  记者:今年年中时候,晶澳提出了拟私有化意向,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谢健:私有化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由一些大股东提出私有化意向,上市公司收到提议后就会组建董事会特别委员会,由他们来评估大股东或者是买方集团提出来的提议是否合理。现在我们的进度就是在这个阶段,由我们公司组成了董事会特别委员会,他们目前正在做评估,评估大股东提出的9.69美元每股收购价格是否合适。

  记者:如果私有化成功后,是否会考虑回到国内A股市场?
  谢健:不排除,长远我们会考虑这个事,不过目前还没到这个阶段。


作者:吴可仲 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