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光伏企业不出口就会饿死,现在中国光伏电站市场每年光伏产品消费量已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毫无疑问,市场重心正在转移——由原来过度依赖德国等少数欧美市场,开始将重心转向中日印等亚洲市场。 9月20日,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晶澳”)将总部由上海迁至北京,此举被业内认为是光伏
以前光伏企业不出口就会饿死,现在中国光伏电站市场每年光伏产品消费量已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毫无疑问,市场重心正在转移——由原来过度依赖德国等少数欧美市场,开始将重心转向中日印等亚洲市场。
9月20日,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晶澳”)将总部由上海迁至北京,此举被业内认为是光伏市场重心由欧洲转向国内的一个缩影。
在晶澳北京总部成立仪式上,晶澳执行总裁谢健与记者展开对话,以一个中国光伏制造企业的视角和光伏从业者的角度对当下光伏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和探讨。
晶澳执行总裁谢健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市场正在日益成熟
记者:你认为国外光伏市场与国内有何异同?
谢健:其实每个市场的侧重点都不一样。现在有一些欧洲市场更多的是在做分布式屋顶,他们可能会更关注于更高效的产品,讲究美观,追崇建筑的一体化,这与国内存在不一样的地方;在地面光伏大电站方面,大部分要求基本都差不多,都要求功率足够高,成本足够低。现在国内光伏做得更多的还是在大电站方面,这更侧重于要求成本低,功率高,过去大家都只追求低成本,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在为什么会诞生“领跑者”计划也是出于这些原因。
记者:怎么评价现在光伏电站的投资现状?
谢健:我觉得有一点过热,因为大家都在跟风投资,投资的这些人或企业有些并不具有实力。过去很多有关系的去弄到一些“路条”倒卖牟利,后来被国家明令禁止。我认为目前光伏电站的投资是有点过热,大家还没有理性的看到电站的投资并不是暴利的投资,按道理它应该是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是一个微利的投资,这样光伏才会最终去替代传统能源。如果是暴利的话就不正常了,国家为何还要源源不断的补贴,那肯定是不对的。
记者:与大型光伏地面电站相比,国内分布式电站进展缓慢,对此如何看待?
谢健:国内分布式目前还存在房屋产权、融资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融资问题可能解决的更容易,关键还是屋顶的产权和能源合同管理。比如屋顶你是租的,然后你又要向下面的用电方收电费,你作为分布式电站的投资商,要同时和三个不同的主体打交道,在中国没有很好的契约精神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即使合同规范的很仔细,也有可能会没办法执行,这点可能也是中国和美国、日本存在差异的原因。
记者:除了过去一味追求低成本外,国内市场是否还存在产能过剩、低价竞争、以次充好等问题?
谢健:这些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是严重程度不同。现在产能过剩问题已经缓解了不少,经过前几年的教育,一些质量低劣的产品逐步暴露出问题,大家知道不能因为低价随便去买低质量的产品。现在国内光伏企业也都开始重视质量问题,市场上中国主流光伏厂家提供的产品,质量还是挺好的,都是能够各方面满足25年发电需求的产品。
记者:25年真的有保障吗?
谢健:只要这个产品是不偷工减料做出来的,25年是没问题的。如果偷工减料,那就要打一个问号了,有可能会变成20年或者10年、5年。
作者:吴可仲 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