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电子产品,电池的技术瓶颈似乎已经是痛点中的痛点,电池不但占据了大面积和大重量,还占据了很大一块成本,前沿科学家们对于电池新技术的爆发充满信息。
研制更好的电池
《华尔街日报》称,科技巨头谷歌的一个团队正秘密研制更好的电池。分析人士推测,苹果公司也在干同样的事。几乎所有大型汽车制造商都有电动汽车上市销售。且不少公司,尤其是丰田和通用汽车公司,都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设计制造新型电池,以给自家的电动车提供强劲动力。
这才是货真价实的“登月竞赛”,看看究竟是谁能够最先创造出首个老百姓买得起的、充一次电就能跑200英里(约合320公里)的电动车。不少分析师认为,达到200英里一充这一标杆,将显著加速全球汽车业从化石燃料到电力驱动这一能源选择的转变。
着眼于电池未来的并非只有美国人。日本的松下电子和韩国的三星电子这两家跨国企业一直都霸占着锂电池领域。据中国化工市场公司称,到2017年,中国的锂电池市场预计将扩张400%。中国公司不惜在美国电池公司身上投入上亿美元,只求能够得到新技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能源变革方面,德国或许算是全球最具野心的国家了。它被视作新兴家用电池技术的一个关键早期市场。眼下,位于德国卡尔施泰因的BMZ公司正在建造欧洲最大的可充电电池工厂。
31年前,摩托罗拉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一个重2磅(约合0.9千克)的无线塑料砖头,售价高达3995美元。这款史无前例的产品得到了富人的垂青,但对于大众来说并不实用。
如今,电池业的发展也到了类似的关键点。诚然,电池进入我们的生活已有很长时间,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电动螺丝刀,都要靠它供电。而现如今,它所面临的问题是,新一代电池能否做到足够便宜,拥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令电动车和家庭能源系统像iPhone一样普及。
当然,能源和电信业有着很大差异,想要对布满全球的输油管线、发电厂以及输电线进行彻底革新,花费的时间远比电信革新多得多。不过,从资金和人才流入新一代电池业的规模来看,打造全新未来的变革已经开始。
作者: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