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套文件的屡次意见征求过程中曾出现三种可能的方案,其中的中间路线便是由电网企业专门成立独立核算的售电公司参与竞争。 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售电业务向社会资本放开后,电网企业究竟该不该参与竞争性售电?争议未止,答案却已呼之欲出。 近日获悉,电网企业参与竞争性售电已成定局。觊觎偌大售电蓝海已久的新售电主体,必将面临来自电网企业的激
在民间层面的讨论中,同样出现了两股声音。有电网人士提出,不让电网参与竞争性售电会造成50万职工下岗,且骤然失去这部分供电利润,对国网、南网是不可承受之重;另一股意见则认为,目前全国售电业务有90%属于电网,电网企业掌握调度大权,且在人才、技术和用户资源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若其突破居民、三农等保底性售电业务范畴、直接参与竞争性售电,有违电改市场化改革方向,难保电网无歧视公平开放。
在官方文件正式发布之前,这两股力量究竟以何种方式相互妥协,还不得而知。据记者了解,包括售电侧改革细则在内的新电改核心配套文件已在7月底完成意见征集,进入各部委会签环节,预计将于近日揭盅。
独立售电公司:国网内部的市场化种子
从业内反馈看,上述中间路线符合电改精神,是获得普遍接受的一种方案。具有先行优势的电网企业、掌握核心电源的发电企业、背靠地方的能源企业、机制灵活的民营能源企业各有所长,有多大的本事吃多大的蛋糕。
“这其实是在国网内部埋入了一个推动市场化的种子。” 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对记者分析称,由于电网分拆成立的售电公司独立核算,在售电端与输配端可以形成利益竞争关系。“输配端肯定希望输配电费用越高越好,但售电肯定是希望输配电费用越低越好,在国网内部就会形成两股意见。”
曹寅认为,售电侧竞争一靠价格二靠服务,国网售电公司和输配电环节谈价格,可促使输配电成本公开化透明化,并有所下降;从后端来看,在用户服务上,国网成立的售电公司需要积极以用户导向思维来进行售电,要提高自己的服务体验,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对于民企而言,用户在用电体验上到处都是痛点,只要抓住一个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关键并不在于存量增量,而是是否从国网拆分出一部分业务、资产及人员。如果能与地方或社会资本合作则更好。一来契合多元所有制,二来发挥地方优势。第三则是引入监督——否则谁来保证独立核算是真是假?”对此,一名资深电力人士建议从电网分拆出的独立售电公司采用与地方或民资进行股份合作,以合资方式参与终端供电。
作者:杨漾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