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7-8 月国内多晶硅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 本期关注 1、 7月多晶硅价格微幅回升,8月再次逼近历史低点 2、多晶硅企业库存略减,生存仍步履维艰 3、“58号文”促加工贸易进口减少,多晶硅进口总量仍居高位 4、光伏企业业绩报喜,行业现回暖势头 5、多晶硅后市预测
一、7月多晶
虽然受益于暂停加工贸易文件即将真正落实,7月份加工贸易进口量环比减少,但总进口量却仍维持在万吨左右,主要原因有:第一,7月份自韩国进口量 为4399吨,占总进口量的45.5%,比当月从美国和德国进口多晶硅总量尚高出 41.7%,其绝对主导地位未能撼动,仍维持进口量首位,这是导致进口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第二,通过从台湾转口规避“双反”征税的进口量占比重新凸显, 7月份从台湾转口的多晶硅量为966吨,环比大幅增加40.6%,占总进口量的10%, 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第三大进口地区,因此通过转口台湾规避征税也是导致多晶硅进口量维持高位的又一重要因素;第三,来自马来西亚、挪威、沙特阿拉伯、日本等市场的多晶硅产能逐渐释放,7月份从这些地区进口多晶硅量达到1196吨, 占总进口量的12.4%,这同样导致进口量难以大幅下降。
图3 2014 年7月-2015年7月多晶硅进口量及进口均价示意图 数据来源:海关
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两点:
一、7月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量达到4399吨,占当月总进口量的45.5%。1-7月份累计自韩国进口多晶硅28431吨,占总进口量的40.8%,进口量同比去年大幅增加66.1%。韩国的主要出口企业OCI 和韩国硅业(Hankook Silicon)的税率仅为2.4%和2.8%,反倾销税对其根本不造成任何影响,故韩国在2014年5月超过美国和德国,一跃成为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已经连续一年以上保持首位。1-7月份自韩国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2980吨,占自韩国进口总量的45.7%, 虽占比不算最大,但由于其进口总量排首位,故自韩国加工贸易进口总量比加工贸易占比最大的美国尚多出20.7%,可见,从韩国进口无论是总量还是加工贸易量都强烈冲击着国内多晶硅市场,因此对韩国倾销进行复审迫在眉睫 。
图4 自韩国进口量占比图
二、按贸易方式来分,2015年7月份我国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4036吨,占比为41.8%。1-7月份累计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40259吨,占累计总进口量的57.7%。分国别具体看来:7月份自韩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423吨,占自韩国进口总量的32.3%,1-7月份累计自韩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2980吨, 超过美国20.7%,占累计总进口量的45.7%,可见即便2.4%的税率都要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规避;7 月份自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331吨,占自美国进口总量的58.3%,1-7月份累计自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0751吨,占比93.7%。 虽然对美国多晶硅企业的征税都在 50%以上,但基本都以加工贸易渠道规避“双反”征税,6月份加工贸易方式占比更是破历史记录,仅有2%是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而这 2%也仅是不在“双反”征税范围内的半导体用电子级多晶硅。7月份从美国进口量之所以能够大幅减少,与暂停加工贸易“58号文件”即将起效有必然联系;7月份自德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 1682 吨,占自德国进口总量的66.4%,1-7月份累计自德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1283吨,占比58.8%, 可见即便有价格承诺,德国瓦克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规避的量也不占少数,因此及时采取措施将对德国征税具体化,才可有效遏制其日益猖狂的倾销行为。
作者:马海天 刘晶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