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布今年1月至5月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其中光伏相关行业投资回升,同比增长62.8%。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最新发布的年度新能源展望报告,我国零碳排放能源发电量将在2033年超过化石能源成为发电的主力军,其占整个发电市场的比例将在2040年达到65%;风能与光伏的比
《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在对分布式光伏的建设规模不设上限的同时,要求能源主管部门随时受理项目备案,电网企业及时办理并网手续,项目建成后即纳入补贴范围。刘陇华认为,将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电网企业并没有针对分布式光伏建立相应的并网机制,分布式光伏的并网问题仍然是“一事一议”。
“只有普通家庭分布式光伏的并网手续像办理手机号一样便捷,才能使其得到快速推广。”刘陇华说,可效仿手机的“进网许可证”,创建“并网许可证”制度,将“并网许可证”授予经过官方监测机构监测的、电能质量有保证的产品端,而不是将并网手续的办理放到用户端。这样,用户安装带有“并网许可证”的符合并网标准的产品后,只需进行简单登记,就能实现无条件并网。
如果说集中式大型地面电站是光伏产业的“昨天”,分布式光伏是“今天”,那么这个以阳光为核心生产要素的行业“明天”又将是何形态?
刘陇华认为,分布式光伏要做大做强,尽快成长为技术成熟、升级迅速、便于普及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并拥有不亚于传统化石能源的市场优势,走出工商业应用领域、走进家庭应用是唯一路径。而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多以楼房为主,在欧美国家颇为流行的家庭屋顶分布式光伏难以在我国普及,但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路线来看,未来分布式光伏并不局限于家庭屋顶分布式这一种形式。
“结合‘互联网+’的政策动向和光伏技术的发展路线,移动能源应是未来分布式光伏得到最大限度普及的有效形式,而分布式光伏也是移动能源最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的领域。”刘陇华说,如今社会生活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之高,已远超10年前想象之极限。在技术更新换代日益加快的当下,互联网技术已迅速渗透至全社会全行业,不仅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使传统行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不断下降,为后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源源不断的新动力,而且颠覆了人们对工业生产的既有认知:从追求大规模批量生产逐渐向个性化、私人化的量身定制转型,“重量级”工业正在进行“轻量化”改造。
“要成为像智能手机这样人手一部的‘街机’,分布式光伏必须要实现从设备化向产品化的升级。”刘陇华认为,现在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生产的是直流电,需要光伏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之后才能上网,因此从装置安装到实现发电并网的全过程都需要专业操作,其本质还是工业生产设备。“目前,我们已完成产品化分布式光伏装置的研发生产,其突出特点是模块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定制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而且整个安装测试流程也大大精简,用户自己便可操作。我认为这种模块化的产品思路将成为‘互联网+光伏’真正融合的关键。”刘陇华说。
作者: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