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光伏扶贫现状调查 1008户项目已落地

2014-12-15 10:16:06 太阳能发电网
两个月前,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利用6年时间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方案明确,电网企业要配合做好并网服务、电网改造等支持工作,并及时与用户结算电费。此前,安徽金寨已落地了1008户光伏扶贫项目,且第二批项目也已于11月26日全部投
  不过,方荣军等3户村民的装机容量相同,为何收益有不少差别呢?“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受居住环境影响,不同位置电站的采光条件会有差异。”金寨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刘春阳解释说,“我们正配合县政府就发电量较低的用户进行摸排,拿出整改措施,逐户进行整改。”目前,金寨县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整体运营情况良好,截至12月9日,已累计发电128万千瓦时,可为贫困户产生经济效益100多万元。金寨县供电公司与这批贫困户都已结算过一次上网电费。
  “俺的小电站咋样了?”槐树湾乡智障患者詹政林一照面就关切地问乡干部。
  自6月份完成首批建设目标后,金寨县不久即启动了第二批1000座电站建设任务,每户装机容量仍都是3千瓦。11月26日,随着槐树湾乡杨桥村的7座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全部告捷。
  詹政林,杨桥村最穷苦的人,患有轻度弱智,靠给人磨刀、磨剪子为生;媳妇是精神病人,育有一女,上小学五年级。
  “村里见他一家可怜,这次也给他建了一座电站。”同行的槐树湾乡党委委员阎振华介绍。
  瓦房、土灶台、被烟熏得黑乎乎的墙壁、破破烂烂的家什……来到詹政林的家中,记者不禁震动于这个家庭的穷困。而最令人意外的,还是詹政林见面就问阎振华:“俺的小电站咋样了?”虽然嗫嚅,却足见关切。
  由于是瓦房,詹政林家的屋顶不适合建电站。杨桥村村委会决定将他及另外两家的电站都建在老村部,是以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电站已经发电29千瓦时了。
  若按照首批项目的出资模式,像詹政林这样的赤贫户,是不可能拿得出8000元的,因此金寨县在实施第二批项目时,先由贫困   户统一从村级贫困互助发展资金中借款,然后分6年从其发电收入中扣除,借款利息则由县财政统一贴息解决。如此一来,贫困户一分钱不掏,就能得到一座不断生财的电站。
  “比方说,詹政林的电站一个月能产生收益300元,那么扣除借款后,他应该还能获得100多元。而6年后,款还完了,他就能拿到全额收益。”槐树湾供电所所长张军说。
  比起詹政林,同村的宋承耀境况好不了多少。他家住的虽是两层小楼,但那还是十几年前盖的,屋内墙壁斑驳,显示主人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去年他外出打工不幸摔伤,不但致残,还花光了积蓄,全家5口仅靠大女儿每月1000多元的薪水勉强度日。小女儿刚上大学,今秋差点因为凑不够学费而失学。
  “我家只有4亩薄田,现在由于没劳力,也种不成了,以每亩400块钱一年的价格租了出去。”宋承耀对光伏电站寄予厚望,“听说阳光好的话,一年它能挣3000多块钱,这对我家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宋承耀的电站是10月28日并网的,目前已发电293千瓦时。他对生活的希望与发电量一样,都在与日俱增中。


作者:王俊 陈君 张鹏 来源:中电新闻网 责任编辑:gaot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