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利用6年时间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方案明确,电网企业要配合做好并网服务、电网改造等支持工作,并及时与用户结算电费。此前,安徽金寨已落地了1008户光伏扶贫项目,且第二批项目也已于11月26日全部投
两个月前,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利用6年时间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方案明确,电网企业要配合做好并网服务、电网改造等支持工作,并及时与用户结算电费。此前,安徽金寨已落地了1008户光伏扶贫项目,且第二批项目也已于11月26日全部投运。为深入了解金寨县的光伏扶贫成效及供电公司的支持配合情况,12月3日,本报记者来到该县进行采访。
当部分省、市还在为境内出现“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而振奋时,2008座电站已悄然屹立在皖西金寨县贫困户的房顶上,并全部接入了大电网。
一个掩映于大别山奇峰险壑间的国家级贫困县,短短一两年内,就摸索出一条扶贫新路子,被安徽省政府列为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8月底,国家能源局还在此召开了全国光伏扶贫现场交流会。
今年首批投运的1008座电站,为金寨县贫困村民带来多少收益了?建设第二批1000座电站时,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未来,并网电站的规模会越来越大,电网企业如何应对其可能对薄弱农网造成的冲击?揣着诸多问题,12月3日,记者赶赴金寨县,进行相关走访调查。
“老方已经赚了1686块钱,抵得上种4亩稻子。”铁冲供电所所长吴孔泉按了按计算器。
天公不作美,在记者一行到达位于铁冲供电所服务区内的沙河店村时,降下淅沥小雨。远远就看见村民方荣军家的屋顶上,深蓝色的光伏板被雨水冲刷得分外明净。
方荣军今年50岁,两个孩子都是残疾人,家里只有1亩田和16亩山场,无其他稳定经济来源,属村里的在册贫困户。
“种1亩稻子,辛辛苦苦一年挣不到四五百块钱,收成不好还要倒贴;山场听着面积不小,一年也就挣个几千块。”站在门口,方荣军告诉记者。他身后的屋内,家具简陋,电器陈旧。
今年3月初,金寨县开建首批1008座居民光伏电站,每户装机容量都是3千瓦。
其中,先试点8户,方荣军正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家的电站成本是24000块,具体是由政府出资8000块、光伏企业赞助8000块、我拿8000块。”方荣军说。而这一模式,也被首批项目所统一采用。
从并网到现在,方荣军的电站总共发了多少电呢?“你看,电表上有显示的,一共是2249度。”他带着记者来到屋子一侧,指着供电公司专门为他家安装的计量表说。 同行的铁冲乡供电所所长吴孔泉拿出了计算器。根据现行政策,金寨县贫困户的电站每发电1千瓦时,政府给予补贴0.3590元,而上网后1千瓦时可卖0.3599元。“截止到今天,折算自用部分,老方已经赚了1686块钱,抵得上种4亩稻子。”吴孔泉说。
与方荣军同村的陈加明、陈少红,也是试点户之一。他们的电站自建成以来,分别发电1803、1585千瓦时,折算收益1296、1141元。这些钱着实不多,对有些人来说,甚至不值一顿饭,但于贫困户而言,却等同于雪中送炭。
作者:王俊 陈君 张鹏 来源:中电新闻网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