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新型城镇化要走共生、循环、协同的生态化道路

2014-12-15 10:06:52 太阳能发电网
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因此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继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之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方针。当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低碳生态化城镇建设之路。我国城镇化建设以生态、低碳理念为指
  亟须建立目标、技术、政策体系
  记者:除了以上措施之外,在顶层设计、技术、政策等方面还应该如何来推动生态城镇化发展?
  李迅: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目标体系。明确生态城市的内涵、目标、措施等。此外,当前国家层面所提出的低碳、生态、绿色、智能均是定性目标,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低碳生态化时还需要国家层面上的定量目标。比如可再生能源在新型城镇建设中所占的比重;新型城镇的绿色建筑标准;绿色交通在整个城市出行的比重等,并且要制定阶段性目标。每个领域、每个阶段都要进行适时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总结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其次,应当建立科学的技术体系。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离不开系统化的科学技术支撑,如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太阳能、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土地的集约利用、垃圾资源化等方面都需要系统的技术指标来支撑。
  再次,确立系统的政策体系。政策引导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我国的低碳生态城市政策体系框架的构建可以从政府如何让地方、企业等生态城市的主要推动者积极地响应;社会基层的民众、学生如何积极地参与;中外政府、机构应该如何更好地共建共赢推动生态城镇发展几个方面来进行。

作者:陈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gaot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