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个CCER签发 优先流入深圳、上海市场

2014-12-02 09:41:19 太阳能发电网
中国首批经核证的自愿减排量(CCER)获签发。 从9月26日减排量备案审核会第一次会议召开,14个项目共约894万吨减排量入围,至11月25日首批减排量备案公示,10个项目共约649万吨减排量成功获得签发,历时2个月整,项目通过率约为71%,减排

  价格分化或加剧
  林剑玮对表示,考虑三类项目和水电项目在市场中并不讨喜,首批CCER有可能被压低价格。
  前述项目业主透露,其项目减排量的交易价格在10元/吨左右。
  据记者了解,首批签发的CCER,包括小型水电项目减排量,不乏以远高于此价格水平售出的。
  环保桥(上海)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峰认为,首批签发的CCER因项目类型和类别较单一,其价格对后续CCER价格的示范作用有限,但对未来市场中买家的心理预期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只关心量和价的控排企业,往往将CCER作为统一的标准成品,以市场底价作为心理预期。然而,当下市场中,此1吨CCER往往并不等于彼1吨CCER。
  未来CCER市场将会非常复杂,价格差异绝不限于目前配额市场的7个价格。彭峰对记者分析,这是多种变量叠加的结果,各试点准入政策不同导致不同类型、年份、产地的CCER价值差异化。此外,各试点配额价格水平不同导致不同区域CCER价格空间的差异化。
  CCER价格虽受配额价格的影响,但同时也对7个独立市场的配额价格产生牵制作用。彭峰认为,CCER作为全国粮票,是唯一可以将7个试点连接的工具。
  他对记者分析,CCER作为低成本合规工具,会拉低7个试点中的配额最高价,同时,CCER向配额价高的试点流动的本性,也会拉高试点中的最低配额价格。这种弹性作用会缩小7个试点配额价格的区域性差异。
  这种作用力或弹性取决于控排企业的刚需,刚需越大,作用力也越大。同时,控排企业刚需与国家发改委的CCER备案、签发节奏,以及地方主管部门对市场的干预或调配,共同影响着CCER的供求关系。
  李佳耘对记者指出,首年CCER入市,若供应远不能满足需求,那么CCER价格分化可能不会出现,价格会向高价趋同。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从业内观察,控排企业刚需并不是很足。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控排企业现在都有需求释放,但深圳试点总体盘子不大,刚需释放比较零散。湖北碳市流动性较大,但并不完全出于刚需,而重庆碳市长期无交易,尚无法判断刚需。
  2016年,全国统一碳市在即,林剑玮对记者指出,若国家发改委对CCER不做准入限制,那么水电、三类项目的CCER价格将会出现反弹。
  他进一步指出,随着全国统一碳市逐步走向成熟,在区域差异不存在的条件下,不同品种的CCER价格也会趋同,1吨CCER不问出处,将具有同样的价值和一致的价格。
  李佳耘对记者分析,上述情况将会出现于现货市场,对于远期协议标的而言,不同技术类型的项目,价格仍会有差异。在价值相同的情况下,买家会首选技术难度低、签发成功率高的项目类型。
  彭峰对记者指出,若全国统一碳市,仍有与目前相似的准入政策,那么CCER价格差异一定会存在,但区域化差异会逐步减弱。

作者:李雪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