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浪费和粗放利用以及由此导致的高“地耗”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的突出问题。专家指出,企业是占比最大的用地主体,在“成本约束”不强的情况下,企业浪费土地几乎难以避免。
记者采访获悉,由于土地紧缺,一些企业开始自想办法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在没法平面铺开的情况下,立体发展向空间要地。然而,有这样意识的企业还比
上海也在考虑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庄少勤表示,上海要通过价格来引导工业用地走向。“今后,上海工业用地出让价格要覆盖成本,其实政府不鼓励每个企业都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而是鼓励企业先租赁、后拿地。”庄少勤说,下一步上海将根据产业情况逐步提升土地价格。
浙江大学副教授杨遴杰认为,任何资源的价格低于成本价,都会被滥用。工业用地价格长期低于成本价,这是造成浪费、闲置的根源,提升价格显然能激励企业少用地、有效利用存量土地。但他同时指出,由于各地在招商中相互竞争,土地成为筹码,单边提高土地价格会让企业、项目外流,因此很多地方没有提价的积极性。“长三角地区工业用地提价主要是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有黏性,提价了企业也不会走。”杨遴杰说,其他地区工业用地提价仍需一个过程。
差别税收倒逼集约用地
为让多占地的企业多付出成本,浙江探索试点差别化征收土地使用税,通过税收手段促进企业节约用地,以“亩产论英雄”倒逼企业盘活存量,提高使用效率。
绍兴市柯桥区是浙江差别化土地使用税政策最早的试点。这项政策的核心是以“亩产税收”来确定土地使用税征缴。具体办法为“高征高返”,即先把1平方米的平均税额标准从7.3元提高到9.83元,然后分行业根据亩均税收给企业排名,排名靠前的土地使用税有返还,排名靠后的全额征收。“这样,企业低效利用土地的成本增大了,在拿地的时候就会有所考量。”柯桥区地税局税政科科长包关云说。
绍兴市索密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生产汽车转向杆的“打单冠军”。2013年公司亩均税收73万元,200多万的土地使用税全额返还。公司总经理沈百庆说,企业是讲求效益的,因此要满负荷运转,把所有土地利用起来,而节地能得到税收优惠,这将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在试点基础上,浙江近期已在全省全面推行差别化土地使用税政策,倒逼企业集约用地,向存量土地要效益。浙江要求各地建立科学的亩产效益评价体系,每个企业有张“成绩单”,根据“成绩单”确定要素配置优先次序,实施差别化要素价格,奖优汰劣,给企业节地带上“紧箍咒”。
作者:王政 叶锋 李松 潘琪等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