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效率是永恒的目标。在我国雾霾治理和低碳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减排政策的着力点主要为供给侧节能,而需求侧节能比供给侧节能成本更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合同能源管理是需求侧节能的主要手段之一。
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和花样很多,但基本上是通过与客户签
第三,由于节能服务公司大都属于新生的中小企业,商业资信度相对较低,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变得困难;同时节能服务的投入产出周期长,进行后续投入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如果政府能从财政上给予节能服务公司支持,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担保或补贴,尤其是能帮助解决其在发展创业初期从资本市场中筹措资金的困难,必能焕发节能服务公司的活力。
第四,由于目前节能服务公司资产规模相对较小、专业技术人才少,节能技术力量成为其薄弱环节。而相对而言,高耗能企业反而可能有较好的研发实力以制定出自己的节能减排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高耗能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合作的可能。这就需要节能服务公司提高专业化水平,除了自己加强培养和引进专业性人才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外资公司的投资,从技术和管理模式上带动国内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
第五,节能服务的实施过程涉及多个相关利益方,在众多的利益相关方中,如何实现共赢,是推进节能服务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问题。换句话说,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之间的纠纷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因此,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深入推广,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够正确度量节能效果和合理效益的分配体系。
近年来,虽然合同能源管理产业本身仍然存在银行介入的障碍或风险,但的确也随着国家对社会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对节能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正在陆续被打破。不过,在政府尝试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缓慢。
合同能源管理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尤其是建筑节能服务将会为实现节能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林伯强,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作者:林伯强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