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晴、风大的情况下,目前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已经能够满足整个国家对电力的需求。 德国正一帆风顺地走在以绿色供电为主导的道路上。该国从核电和化石燃料发电向可再生能源发电转型的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这一转型非常成功,但也有一个消极面:即成本非常高昂。&
成功背后的阴影 德国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已经取得了成功。这一进程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速发展,如今人们争论的话题已经不再是它是否能够成功,而是我们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是不是“太多了”。而在这个“正能量”故事的背后,却掩藏着它的“负能量”——即巨大的成本。
2013年初,时任德国环境部长的彼得˙阿尔特迈尔曾提到,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总成本可能会达到1万亿欧元左右,而这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计算,还有很多问题未得到确认。但是,由此,我们也可以对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成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终端用户(以及德国的选民)已经开始感觉到肉痛了。
目前的装机成本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单位电力成本高于常规发电,因此,通过征收附加费的方式对其进行补贴。换句话说,电力终端用户要直接为此买单。从下面的图表中也可以看出,2009年以来,为了应对装机容量的迅速增长(当年的跳跃式变化反映了太阳能发电的猛增发展,而这个成本尤其高昂),小型终端用户的附加费支出剧增。目前补贴总额约为每年200亿欧元,按照正常的电费分摊到每户约为每年218欧元。关键问题是,德国人现在是否仍然能够承担得起这笔钱。
纵向:欧分/度,标示:灰色柱状——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所占百分比绿色折线——每度电成本中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
能源转型同时也改变了电力市场的格局,给E.ON和莱茵集团(RWE)等传统能源企业带来严重影响。目前深陷困境的它们不得不开始彻底重新思考自己的产业模式。简而言之,这些企业面临着三重挑战。第一重是废除核电,这意味着核电厂的帐面价值将大幅减值,从而给股东带来巨大损失。目前,它们正在争取获得政府赔偿。
第二重是可再生能源电力拉低了电力批发价格。这主要是因为可再生能源的单位电价更低,从而在电力批发价格的计算规则下拉低了整体价格。这意味着常规电厂的收入将降低,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第三重是天然气和煤炭生产出的常规电力正逐步退出市场。这意味着许多常规电力企业的大部分产能都被闲置,挣不到钱。从未来的产业模式来看,此类电厂前途暗淡,电力企业的投资被完全搁置,无利可图。当然,RWE和E.ON等大企业正在调整其长期战略。
尽管如此,家庭终端用户不断上涨的电力成本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2014年,德国政府出台一揽子改革措施,目的是放缓能源转型的速度,以期控制成本。总的来说,新增可再生能源的年增长速度已经被控制在既定水平之内。
这个措施似乎已经发挥了效用。经计算,2015年的能源附加费为6.17欧分/度,比2014年稍低。从政治层面来看,这可能是一个英明的政策,因为公众对能源转型的支持度正在降低。这意味着绿色能源发展的速度将会放缓。不过目前德国政府似乎仍然恪守着之前的目标,这或许是因为近几年的爆炸式发展让它穿上了“红舞鞋”。今后无论如何,有一件事仍将是至关重要的:即没有公众的支持,能源转型将无法实现。
作者: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