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京召开,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宣布“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宁东-浙江”特高压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中首批获得核准并率先开工建设的特高压工程,标志着特高压电网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和
特高压发展现状 目前,国家电网累计建成“两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超过1.5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1.6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2500亿千瓦时。今年汛期,复奉、锦苏、宾金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长时间保持合计2160万千瓦满功率安全运行(相当于三峡工程满功率送出),承载了超过80%的四川水电外送任务,向华东地区大规模输送西南清洁水电600亿千瓦时,约占华东区外受电的三分之二。依托大电网发展新能源,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装机突破1亿千瓦,其中风电7799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1835万千瓦,国家电网成为世界风电并网规模最大、
太阳能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特高压在大范围优化能源配置,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当前,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充分发挥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优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方广泛共识。能源输出、输入省份都迫切要求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2011年-2014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提交有关发展特高压的建议、提案达183项。特高压已纳入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特高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四个革命”,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强调要继续建设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继续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李克强总理在国家能源委员会议上提出,今年要开工建设一批采用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张高丽副总理主持研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以及特高压输电等问题,对发展特高压提出明确要求。今年5月,国家决定加快建设包括“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要求到2017年全部建成。发展特高压电网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清洁发展的战略重点。国家电网公司始终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特高压发展。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与中国工业大奖。特高压交流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实现“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赢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作者:王长尧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