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光伏吴协祥:光伏产业智能化发展之路

2014-11-04 10:21:14 太阳能发电网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14中国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31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此次会议以“贯彻政策方针、遴选技术产品、确保电站质量”为主题。积极应对电站质量问题对于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参与《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的意见征求工作,贯彻落实《规范》的各项要求,

  最后我觉得是最重要的,光伏整个系统的结构就是串并联,再加上有很多灰尘,各种外界遮挡影响还有内部的衰减等等固有特征,尽快采用智能化的解决方法。
  在这里呼吁一下有志于做标准可以跟我们一起,这是国际的平台,SEMI全球&中国光伏系统标准委员会。什么是智能解决方案,起点就是保证25年。内涵包含哪些呢?我一直做智能化,什么是智能?六个方面,第一是智能安全,尤其是分布式他出现什么状况期货了,消防车在边上等着,国外都是这样的情况。自动关断。第二是智能发电,无论是发电电池还是储能电池都是需要,可以大幅提升整个系统25年的发电量。我自己家里屋顶待会有数据可以看一下。智能监控,我们现在很多监控包括华为做的是基于串级的逆变器基础的监控,这个远远不够。你一个串级优化本身的提升2%的左右的发电能力的提升,对监控也是不够的。你一个优化器,一个逆变器对应一串有22块。发电量已经低了,你怎么找到低的点在哪?你找不到。所以智能监控必须做到每一块组件的监控,智能运维,这是一个长期发展,包括无人飞机都可以协助你做精确打击。你哪个地方有问题,什么问题,你通过你的监控性直接告诉你,这是专家的诊断,做智能的运维,无人职守,建一个电站。他太大了,发电站太多了,你找不到。现在有一些在线的医疗,但是成本太高,费时费力,一个电站100兆瓦,一年从头测到尾测一次,经济性和效率都很低的,必须要智能。还有智能能量,晚上的电价比较低的,白天可以通过储能发出来。包括日食的时候德国人在讨论他占到30%到40%的光伏的时候,一下子日食来了怎么办,没有储能不行。德国同时支持做储能和分布式,这也是战略的需要,一定要做。智能电网,前提一定是电站要智能,智能不智能,讲智能电网的意义很小。
  我这里也简单说一下真正智能的核心重要的首先是一个MPPT的最大功率追踪点。过去主要是在早期的系统级的MPPT,大型地面电站的MPPT。现在有一些组串级的比如说华为。我更推崇是做组件内部电池串级的进行MPPT的追踪,这样可以解决的是电池串和电池串之间,组件和组件之间,组件串和组件串之间全部都能够得到优化。无论是一只苍蝇,一个树叶带来的影响,没有智能化的时候他带来的影响是一串的影响。有了优化之后,所有影响都会限到最小的控制单元内部,跟外部没有影响。
  从实际应用解决方案来讲,有两类,一类是已经建了电站怎么办?外挂优化。已经建好的电站不能把所有组件都4换掉。外挂优化过去装的230瓦的组件,现在是250的,过两年是300、350,你怎么运维。有了外挂之后你随便优化,每一个发电单元跟你串在电站里面的系统都隔离开来。本身能够发电高还是低没关系,通过你的优化器把他变成统一的电流。

作者: 来源:机经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