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14中国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31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此次会议以“贯彻政策方针、遴选技术产品、确保电站质量”为主题。积极应对电站质量问题对于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参与《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的意见征求工作,贯彻落实《规范》的各项要求,
第二类刚刚提到了PID和LID,这些不细讲,这些都没有彻底的解决。PID有一些有效的方法,LID有一个固有的特性,除非你改变里面成分。另外设计的不良,有时候难以避免。电线的影响,材料不良,总是偷工减料,本身就会造成问题。施工问题,国电有做1.5GW以上,国内有很多公司做的量不少。我可以给一个大概的数据,电站本身系列问题来讲90%甚至95%以上是安装的问题、施工的问题。我们在生产线上轻拿轻放的每一个组件产品都可能会发生说,我们做过很多实验,轻轻一抬里面都有隐裂。到现场去不压说轻轻推,压的,拉的,踩的坐的都有,相当普遍。怎么看待整个产业质量的风险,最最重要就是在施工上,他会持续两三年以后爆发。十年以后爆发会属于你的材料问题。北京本来雾霾是比较严重,推分布式是最用力,安装量很少,雾霾对他的影响也是恶性循环。
第二个问题是可靠性的问题,发电量和可靠性也是密切相关。要专门讲,你看发电量最贵是当下已经看到了,影响你长远的发电量是你的可靠性。第一是热斑、设计、材料、工艺、施工、运维、如果是分布式,你的屋顶的寿命问题。热斑最常见,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热斑的发生是持续的过程。这个问题要根本性的解决在哪里,我认为还是智能化。第二是设计上的问题,前面有电线影响的设计,也有当地的自然条件有比较集中的雷电、地震等等都是你设计的时候要去考虑的问题。材料问题更加突出,很多材料问题不是你今天能够看到的。包括我们刚才讲的无论是你用的工厂的第三方检测等等,大部分的做法都是瞎子摸象,摸到哪是哪,没有摸到的还是有问题。这个跟其他的产业不一样,我们举个例子这里的灯泡,灭一个没关系,如果是电池串起来,灭一个全部都灭了。大家认识没有认识到这个产业最突出就是这个特点。
制造工艺怎么认知,光伏产业里面制造所带来的影响。这五点是比较深刻,第一是对纺线电流的控制。很多公司做电池的时候对纺线电流控制不够,这是很大的问题,你未来在你的组件当中所带来的危害是百倍、千倍被放大。第二是焊接,我们的虚焊和过焊太严重了,现在用的是自动焊会好一些,这个产业里面是巨大的风险点。第三是交联度,我们很多时候对交联度是失于管控,形同虚设。交联度不均匀性长期存在,对组件影响基本上十年以上你会看到有问题。第四是边框打胶,看起来很简单的工作,如果你是搞生产的,你有工厂。你到一线去看十此,至少有九次打胶不合格。最后一个是PECVD的镀膜工艺,对PID的控制目前是比较有效。这样一些问题你短期看不到,全部都是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以后陆续会出现的状况。施工的问题也会带来可靠性的问题,运维也会带来可靠性问题。屋面材料,上汽说屋面有10-15%,没有错。中国的建筑屋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说有一些标准,但是没有在真正的工业用或者是民用当中硬性的要求,这是很大的缺失。大部分用的是彩钢瓦,不会超过15年,正常用10年左右。这样的材料必须要改变,屋面的光伏系统的安装。至少现在有一些研发新的我觉得还不错,锰镁铝合金(音译),使用寿命达到30年以上,我觉得不错。运维问题,我们看大型地面电站100兆瓦,3500米,安装组件40万个,一到现场看很壮观。每天运维的人站在面前傻坐。大部分是两种方式,一个是配备十几、二十辆消防车定期不定期做清洗。你的工作有效性是1%,你洗完你的发电量会提升,你付出和你得到的不成比例。同时会带来你的撒水之后立即下限还有草长的更荒,还要除草。现场运维有很多细节问题。还有把他包给民工,他定期去拖等等。带来一些问题,不该拖的拖了,该拖的没拖好。
作者: 来源:机经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