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14中国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31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此次会议以“贯彻政策方针、遴选技术产品、确保电站质量”为主题。积极应对电站质量问题对于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参与《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的意见征求工作,贯彻落实《规范》的各项要求,
我这个题目就是叫不治而非智能不投资,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的。现在每次的会议越来越多的是投资人会关注这个产业,这是好事情。但是你持币待购,我认为这是正确的。我们很希望资本能进来,这个产业里面缺钱。产业圈外并不是真正的缺钱,他们很多人看不懂,这是对,他们对真相了解不够。关健词25年,这里面25年你的安全性,发电量怎么保证,可靠性怎么保证,运维怎么完成,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你投资风险太大。
实现25年的焦点问题,其中就是要有一些智能的方法,我这里简要分为几个部分,第一从智能的概念引下去。到了今天,是逐步进入真正智能化的时代。想想其实20世纪中期开始才有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有了计算机,有了手机,飞机不仅上天,也上太空等等,都是基于智能化的解决方案的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讲了我个人的理解,也跟我们一本书《第三次工业革命》我觉得很一致,我引用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能源互联网的时代。这个概念很高,但是它的内核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集合可再生能源。把传统集中式的经营活动逐步过度到智能分散式的经营活动。我们初中学过关于政策经济学里面一些概念,是技术水平决定了我们的生产水平,生产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进一步决定了上层建筑。最后整个国家甚至全世界只要你的技术水平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程度越高,你也要做分散的统治。技术角度要理解技术对产业带来的冲击。
从光伏产业来讲不仅是光伏,也包括其他的能源,所以能源互联网这是多种新的技术的结合,就会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看细的部分,从太阳能的整个产业链来说,从各种部件到运输、生产到设计、安装、运维,所有环节全部都充满了风险。你只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部分或者是几个部分都不够,缺一不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我先把各个问题点总结为三类问题,一个是发电量的保证问题,第二是可靠性的问题,一类是运维的问题。发电量的问题主要分为六大类,第一个问题最突出就是串并联失配引起的木桶效应。第二是PID问题,25年来看这个会逐步衰减,是不均匀的。这样的衰减结合又是一种串联的结构,更加放大他对整个发电站的影响。第三是设计不良、材料不良等等。这种串联在底层串联的结构是整个光伏电站的基础结构,在这个结构底下任何一个组件甚至任何一片电池,因为组件内电池也是串联的。每一串有22块组件,1320个发电单元,无论是受到外部的灰尘的影响甚至一滴水滴,都会带来你的发电量的损失。内部的衰减都会带来损失,单一电池片的损失在串联都会放大到1320个电池片的木桶效应。这个影响会超乎想象,解决这个影响,发电量的提升大家可以想象得当吗。我在家的屋顶做了十个月的对比,差异可以达到25%以上的发电能力的差异。80%的PR值里面各种失配损失、衰减损失等等的计算,数据基本上是对得。对在哪里?是对在一个理想的电站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包括国外没有任何一个电站是理想的。事实上真正的发电损失比80%这样的状况要差很多。更不要说我们刚刚现在才两三年的运行,有25年,这25年里后面的损失80%绝对达不到。大概60、70%已经算不错了。怎么从60%提高到80%,解决方案一定是智能化。
作者: 来源:机经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