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碳交易试点中最早开市的深圳即将推出碳配额托管机制。这是深圳碳市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及探索之后,在交易方式上所做的又一重大创新。 配额托管,意在解决企业交易不活跃的问题。碳市场建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让节能主体实现额外收益,而获利的前提是“交易”
国内碳交易试点中最早开市的深圳即将推出碳配额托管机制。这是深圳碳市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及探索之后,在交易方式上所做的又一重大创新。
配额托管,意在解决企业交易不活跃的问题。碳市场建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让节能主体实现额外收益,而获利的前提是“交易”。但让制度设计者们苦恼的是,一年多来,“生产性企业由于没有交易经验,习惯于把配额放在‘仓库’里保管。”主导托管机制设计的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裁葛兴安说。
所谓配额托管,核心是由交易所认可的机构,接受控排企业的配额委托管理并与其约定收益分享机制,并在托管期代为交易,至托管期结束再将一定数额的配额返还给控排企业以实现履约的模式。
这听上去是一个多赢的设计:控排企业既可以完成履约又可以取得额外收益;托管机构以低成本获得大量配额从而可尽情交易获利;而交易所则可享大量流动性释放带来的佣金。
配额托管,能否开启具有高度流动性的深圳碳市场2.0时代?
两种措施进行风控 尽管最终的方案还没有确定,但在10月31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就《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托管会员管理细则》(下简称《细则》)的大体框架进行了宣讲。
交易所将托管会员定义为:接受管控单位委托,代为持有管控单位碳排放配额,以自身名义对托管的配额进行集中管理和交易的会员。
“为了降低复杂性,我们初步允许托管会员的自营业务和托管业务混业经营。”葛兴安在宣讲中说。也就是说,托管会员的自有配额和通过托管途径获得的管控单位配额,可以放在统一的配额池,由其统一操作,“但其自营业务收益应在兑现托管业务承诺后方可处理。”葛兴安强调。
托管业务承诺,即整个托管业务的核心。交易所的《细则》中拟规定:托管会员在开展配额托管时,应当承诺在约定日期到期后向管控单位返还一定数量的配额,并按照事先约定对收益或者损失进行处理。
这种承诺兑现通过签订《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托管交易协议》来实现。交易所规定,该协议至少应该包括四要素:托管交易的配额数量、约定的到期日、收益承诺及分成或者损失共担及比例,以及约定的收益承诺无法兑现时的补偿方式。
协议还需经交易所备案。“我们希望通过备案了解托管会员和控排企业之间的互相承诺。”葛兴安说。
作者:卜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