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定寰原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曾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战略研究组组长。现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理事长、中国科技咨询协会理事长等职。长期负责国家工业及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与重大项目
“加大创新破解电源难题” 记者:现在西南水电基地存在弃水问题,您怎么看?
石定寰:弃水问题的本质应当说是一个优化调度问题,现在我们的电网与电源没有配合起来。最近中电投黄河公司正在研究水光互补的优化调度,可以探讨一下。比如云南也有比较好的太阳能资源,将来是不是可以与水资源互补起来。可以在云南干旱的时候,用太阳能水泵把河谷里的水提上来,这个高度可以达到800米。也可以利用弃水做一些抽水蓄能电站,这里面还需要一些技术创新,可以通过试点来破解这个难题。
记者:您认为风电弃风问题的结症在哪里?应当如何解决?
石定寰:我认为有几个问题。一个是规划的问题。我们缺少总体规划,目前电源建设很快,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第二个是如何让风电就地消化,这方面做得不够好。科技部曾经支持过一个关于大规模非并网风电场研究的973课题,研究后的结论就是需要跟高耗能工业紧密结合。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单位通过测试某电解铝厂,可以实现80%用能来自于风电,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电网的压力,而且可以保持电解铝产业的平衡发展。还有一个方向是海水淡化。
现在江苏盐城已经有上万吨的海水淡化基地了,都是用的风电。而且产生的浓盐水可以进行盐化工、海水也可以制氢,这就类似于循环经济了。另外还可以进行压缩空气储能,我们正在跟美国进行合作,研究一个风水系统,利用风力将空气压缩到一个大型储物罐里,然后再用来发电。
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弃风问题,但是需要我们去创新、去突破。我前一段时间去江苏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现在他们这个村子已经有一千多户居民在屋顶装了光伏发电,农民们可以卖电,又增加了收入,从农产品提供者变成了工业产品提供者,所以这一点很值得关注。
记者:说到农民,就不得不提生物质能的利用,对此您怎样看待?
石定寰:生物质的开发利用也有很多方式,最早起源于农村的沼气,现在比如北京的德清源,给市民提供鸡蛋同时产生了大量沼气,然后利用沼气发电,而且还可以给周围一万多户居民提供天然气,所以也是一个综合利用。将来的生物质可以通过气化后直接并入城市的天然气管道。
像瑞典等一些国家已经确定2030年所使用的化石原料全部立足于生物燃料上。
我们的生物质资源很丰富,但没有好好利用起来。比如生物质发电现在也有一些困难,原料的收购和价格都是不稳定的,国家层面缺少政策的扶持。我曾经有过建议,就是要对这个产业链各方的利益要有所分配,谁都不能少也不能多。城市方面,生活垃圾都可以作为生物燃料,包括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研究做航空柴油了,未来这都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
作者: 来源:中国电力报
责任编辑: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