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从剑桥毕业回国,倪欢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集团等机构从事低碳行业的研究工作。今年过年期间,她产生了在位于一楼的家中庭院安装光伏电站的想法。她从3月份开始陆续对一些家用光伏电站项目进行考察,最初确定的晶硅面板设计方案因邻居意见受阻。在5月的一次剑桥校友聚会上,她认识了正在国内
问:分布式光伏行业本来就比较新,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这方面更是如此。产业链和售后可能都不完整。您是否对薄膜材料的后期保养和效率衰减快慢进行过咨询?是否有固定的质量保证合同?
倪欢:有的。我了解到的是逆变器用十年左右就要换了,到时候我会自费更换,铜铟镓硒薄膜系统供应商也答应会协助我。薄膜的寿命是25年,售后条款是写到合同里面的。我的这个项目是供应商的第一个民用项目,他们也想树立一个民用项目的示范,所以供应商派了两位最优秀的工程师帮我安装,如果出现问题肯定打个“飞的”过来给我解决。
问:有些人担心光伏组件的寿命没有25年那么长,10年后的转化率就已经衰减的很厉害了,您有这个担心么?
倪欢:我们一开始就就这个问题沟通了。供应商拿出了实验室的数据以及在日本、美国能源实验室室外的8年左右的实测数据证明他们的铜铟镓硒光伏薄膜产品(CIGS)在使用的第一年转化效率反而会上升,要升到一个值之后才下降,而且衰减的速度没有晶硅那么快。不过实际上到底是不是这样我还没来得及验证。
从备案到并网:审批流程毫无压力 问:有很多用户反映在备案和并网上和电网公司的沟通很不顺畅,您的经历也是这样么?
倪欢:我认为上海的备案制做的还是不错的。我大约是在4月20日左右去附近的电网营业厅进行备案,但那里没有开设这个业务,让我找上一级的国家电网营业厅。到了营业厅之后,并不是所有营业员都知道具体的流程,但是他们很快找出了一位业务主管,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还教我填写表格,告诉我需要的申报材料,称只要备案完了之后就可以施工了。我没有觉得中间有任何的问题。
问:那么建设完毕后的验收过程呢?
倪欢:验收其实有点“走过场”,没有严格到“挑毛病”的程度,只是来看看我家的走线是否合规,逆变器开关状况如何,我感觉挺简单的。验收后很快就来安装双向电表,并且当天就和我签了发售电合同。不过合同签的比较草率,我当时根本没时间仔细看内容。还有个小插曲:当时电网公司缺了一个电表,我表示这是电网公司自己的责任,不能因此延误了我家的设备发电。电网公司就表示还是会按时并网,按照逆变器上的读数来发补贴,直到安装了新的电表。这些沟通都是在电话里完成的,很顺利,我觉得上海电网公司的效率是很值得敬佩的。电网公司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非常积极,打到客服中心的电话一定会在24小时之内得到回复,他们行业服务意识十分到位。
作者:笑阳 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