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双反”简单解释出口下降。从2012年开始闹腾“双反”以来,笔者从不担心中国光伏领先的国际地位会被改变,因为光伏产品生产是加工业,环顾四周还没有人能够替代中国加工业大国的地位。却一直担心由于国家的厚爱,国内市场的增加,业内会将出口的下降简单归因于“双反”,而忽略了中国光伏国际竞争力没有提高的事实。
中国光伏所以有今天领先的国际地位,与光伏的出口地位密不可分。2004年开始的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光伏市场急遽提升,带动了中国光伏的产业化和国际化。2007年第一批中国光伏企业完成国际资本市场的登陆,带来了这些企业具有成熟市场的治理结构、人才和视野。是国际光伏市场的补贴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要求,构建了中国光伏雄厚的国际竞争力基础。没有国际市场,就没有今日之强大的中国光伏;保持强大的出口能力,就是保持中国光伏强大国际竞争力。
对于保持中国光伏国际竞争力还是要依靠国际市场,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苗连生说:“中国的企业,如果还在国内市场折腾,意义不大。”杨怀进则说:“国际市场是我们的未来,中国的市场是‘长江’和‘黄河’,而国际市场是‘海洋’。”
提高中国光伏国际竞争力,扩大国内市场一定与扩大出口相矛盾吗?非也。海尔冰箱所以令人望其项背,不仅靠国内市场,更是靠国际市场的一举成名。如果一定要说“光伏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启动国内终端市场”,那就是请让光伏产品生产和电站建设标准做到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一样严格,甚至更加严格。
(作者系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