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可再生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对目前整个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盘子做过测算,经过2013年的扩容,该基金可以支撑可再生能源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模。
时璟丽认为,国家的光伏发展规划盘子确实比较大,但行业本身基数较小,到2013年年底,装机容量还不到2千万千瓦,其中还有部分是金太阳工程的装机份额。这一两年间,即使光伏发电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整体的体量还是比风力发电小很多,利用小时数也比不上风力发电,起码在2014、2015年内,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足够支撑光伏的发展规模。
补贴制度去向不明
2015年以后会如何?除了发改委可再生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各发电企业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测算。
华电集团政策与法律事务部主任陈宗法透露,华电集团已经开始就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持续性进行专题研究,初步结论与时璟丽的研究结果相仿,当前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在两到三年内尚能正常运作,但三年之后该制度的走向并不明朗。而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王斯永则透露,从目前电量消费的增长情况来看,按1.5分钱的补贴标准,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将征收1000多亿元,而风电装机容量保守估计达到2亿千瓦,再加上光伏发电进入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这项资金不一定能支撑得住。
根据中电联的预测数据,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6399亿千瓦时,剥除居民用电和农业用电,可征收电量约为53611亿千瓦时,即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基金将达到800亿,相比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模,可能难以为继。
上述电力企业财务部工作人员认为,当前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补贴不会长久维持一个标准,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其相对传统化石能源的竞争优势正在慢慢体现,在这样的前提下,“补贴标准不会一成不变,比如,旧项目可能还是按照目前的4毛2来补贴,但新项目就应该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实际情况进行补贴标准的调整。如果一种能源形式经过那么多年的补助,还不能提升其经济性,那国家就应该放弃对其扶持”。
根据光伏业界资深人士的测算,目前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为0.8元/千瓦时,是发电成本下降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时璟丽的研究结果表明,光伏发电2013年的实际发电成本与2011年相比,降幅约为30%。
在0.42元/千瓦时的补贴标准公布时,有不少业界人士认为这个标准偏低,但如果参照目前光伏发电成本水平来看,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补贴标准。时璟丽认为,这个补贴标准是在全国基准投资水平的基础上测算出来的,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就是要保证绝大部分项目的盈利。而全国不同区域执行不同的电价水平,项目所在地不同造成的营收水平差距很大,有些项目在电价高的地区即使没有0.42元的补贴都可以盈利。
作者:何诺书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