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海外危机何时休

2014-06-12 12:53:39 太阳能发电网
作为新能源的“宠儿”之一,光伏产业在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成为全球光伏产品最重要的出口国。然而同我国光伏产业成正比的,是我国的光伏产品一直饱受欧美诸国“双反”贸易之苦。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来看,同样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虽然产量巨大,但产品

 

  事实上,美国并不是今年唯一对我国的光伏产业施展“双反”调查大棒的国家。印度、澳大利亚同样对我国的光伏行业虎视眈眈。今年5月14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和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今年5月13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发布涉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调查事实披露,裁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倾销幅度分别为100~110%、70~80%,损害幅度分别为90~100%、65~75%。此前,印度反倾销局于2012年11月23日对外宣布其根据印度太阳能生产商协会申请,决定对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北等地的太阳能电池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虽然印度、澳大利亚反倾销对国内光伏企业的实质性影响并不大,但业内人士担心,欧、美、印、澳的接连打击会引发包括巴西在内的更多市场纷纷效仿,致使光伏企业陷入四面楚歌境地。5月21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亚洲光伏产业协会联合英利、天合、阿特斯等业内企业,在上海就美国第二次“双反”发表声明,一致反对美国“双反”,这是我国主要光伏行业协会首次联合光伏行业共同发声。

  倒逼加速提质增效升级

  无论是欧美市场还是亚洲市场,我国的光伏产品出口近些年可谓是“双反”不断:2011年以来,美国、欧盟先后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拖累了本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就业岗位的大量流失。根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的报告,受欧盟“双反”措施影响,欧盟2013年的全年安装量比年初预测下降了16%。而美国上一轮的“双反”已经对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据悉,2013年美国光伏应用市场刚刚迎来复苏发展的机遇,市场供应趋于稳定,需求稳步增长。美国政府2014年年初再次发起了针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一旦征税,将再次对中美光伏产业造成重大打击。“过去的十年,由于产业的技术开发,光伏产品价格明显下降,同时光伏电池转换率不断提高,光伏发电正在走进千家万户,而这一切离不开光伏产业在全球分工下的高效合作。”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孙广彬在声明中表示,中国光伏产品以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更为全面的售后服务,赢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青睐,完全遵循市场公平竞争原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此次美国双反调查,同时也为中国光伏产业提了醒,中国要想在新能源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创新能力与核心技术,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过去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很多产业,都是通过扩大规模、压低价格来占据市场。现在这条路走得不通畅了,我们的发展思路需要调整。以后要靠技术占领市场,核心技术与高端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这种调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与国家调整的大方向是一致的。美方的行为要促使我们思考,中国如何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



作者: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