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拖累光伏良性回归

2014-04-25 10:49:16 太阳能发电网
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回升,整个光伏行业在经历了三年亏损之后迎来扭亏为盈的平衡点。然而,我国光伏行业远未走出困境,不仅面临着兼并重组迟滞、品质竞争乏力等障碍,更有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乐观,再现越位干预,以致出现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的苗头。 价格回升启

 

  业内人士介绍,在中央“市场经济超决定作用”的精神之下,近期相关部委正对光伏产业加快兼并重组,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开展调研。光伏产业界期待能运用金融工具,一方面对处于“停产而不破产”状态的落后产能应尽快回收贷款,促其退出,另一方面,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进行信贷支撑。

  出口欧盟受阻品质竞争有心无力

  根据我国与欧盟之间关于光伏产品的价格承诺谈判,2013年8月6日起,我国光伏组件出口欧盟市场设定的价格底线为56欧分∕瓦(约合76美分∕瓦),同时中国输欧光伏产品每年总量不得超过7吉瓦,有效期到2015年年底。

  记者从中电光伏、常州天合、晶科能源、河北英利等多家光伏龙头企业了解到,价格承诺执行以来,我国商务部与欧委会反复谈判争取来的出口配额,却因企业产品的品质竞争力不足,而白白浪费。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粗略估算,实价格承诺后,我国光伏产品对欧盟的出货量同比下降70%以上,这意味着出口配额的利用率不足30%。“设定价格底线后,我国光伏组件在欧盟市场的‘低价’优势彻底丧失,产品的品质成为竞争力决定因素。”王世江说。

  中电光伏市场部经理钟章伟介绍,价格承诺之前,中国大陆的光伏产品长期占据着欧盟约70%的光伏市场份额,其余份额被台湾、韩国、日本及欧盟自身的企业瓜分。日本与欧盟的光伏产品以高档光伏组件为主,而韩国、台湾与大陆的产品都处属于中低档。去年8月以来,原属于大陆的市场份额主要被韩国与台湾的产品抢占。

  “总体而言,我国中低档产品的质量不如台湾与韩,高档产品性能不如日本与欧盟,在欧盟市场的占有率已不足30%。”王世江说,“全球十大光伏企业中,我国虽然曾长期占据了8个席位,但在欧盟市场被广泛认可进入高端品牌的只有无锡尚德。去年无锡尚德破产重整后,我国光伏行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更显严峻。”
据了解,SUNPOWER、日本夏普等全球光伏行业以技术领先著称的公司,其高效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已达到22%,而我国还停留在两三年前的约20%。

  高纪凡介绍,我国光伏行业多年来走了一条低价竞争的发展道路,对产品品质与品牌影响力重视不足。“对欧盟价格承诺后,原有的缺陷被突显出来。中国光伏产业是否良性发展,不仅要看全球的市场份额,更要注重在欧盟、日本等光伏高端市场的占有率。”

  采访中,中电光伏、常州天合等光伏龙头企业都坦言,我国光伏行业兼并重组的迟滞造成优势企业难以胜出,长期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挣扎,导致产品升级“少钱可用”的困境。



作者: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