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保险多单成功赔付 为国内企业保驾护航

2013-12-16 09:04:08 太阳能发电网
自美国于2011年对中国光伏产业展开“双反”调查以来,欧盟也出于利益保护,陆续加入到了向中国提出双反诉求的联盟中。这一“双重打击”一度使得中国新能源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绝望境地,而今年6月4日欧盟决定向中国输欧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决议又为国内光伏产业更添一层霜,虽然

 

  笔者:有没有赔付的案例?效果如何?

  吴文凯先生:我们公司从2006年起投身这个行业,2007年自主研发出第一份光伏电池质量保证保单,到今天为止的7年时间里一共为四十多家厂商提供过质量保证服务,为中国出口的光伏组件质量保证约达7GW。我们提供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国内光伏系统的所有者、制造者、安装者、项目开发者以及投资者等群体,服务期限涵盖从光伏系统建设初期一直到项目验收完工的整个过程,全程对客户的产品质量进行跟踪保护。

  我们从2011年起陆续接到赔款要求,当然现在光伏企业与国外进行的交易中,很多并不是终端客户发现质量问题而要求赔付,更多是中间贸易商由于贸易中产生种种问题,而假借这一理由来向国内企业挑刺并要求索赔。我们公司于2012年成功理赔两家大型光伏企业,分别赔付人民币197.5万元与300万元,成功协助国内光伏企业渡过难关。而今年的其他理赔项目也在调查进行过程中,光伏保险势必会成为企业出口贸易的一柄强大的保护伞,为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与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笔者:能谈谈您对光伏保险这个产业未来发展的看法吗?

  吴文凯先生:众所周知,2011年底欧美双反浪潮的席卷,使得海外的买家对于中国的光伏企业是否能够继续生存以及质量的保证存在许多的疑虑。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欧盟的态度比较明显与直接,这一点可以从其向输欧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便可窥见。中国向欧洲输出的光伏产品占据了整个欧洲市场的约70%,在这样一边倒的态势下,欧盟内部企业出于自身保护的考量,定会找出种种借口来打压我国出口企业,质量不过关就是一个很好的幌子。如果有了第三方对出口产品的质量进行担保,一方面,国内企业在进行出口外销的时候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欧洲的进口商也会提升对中国产品的信任度,有利于保证长期、稳定的合作;同时,还能为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出口提高竞争力。

  而最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在国内部分地区相继出台,补贴力度已远超过业内预期,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规定了金融机构应当采用灵活的保障政策,帮助投资者解决资金困难和转移电站系统运营中存在的风险。作为业内一家成为亚洲新能源协会会员的保险金融机构,骏诚公司一定会努力投身于为光伏产业制定符合国内外各市场合身的保险计划的事业中,为国内企业保驾护航。

  诚然,光伏企业外患重重,要想赢得在国际上的一席之位,谋求长期发展,除了要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之外,还应当为出口产品的规划安排进行全面考虑。而为产品质量投保便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法,在保险大单已成功赔付的先期经验下,光伏产品保险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作者:金庆 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