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欧盟太阳能产业基本没前途了

2013-12-02 10:14:53 太阳能发电网
梅新育,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著名经济学家。现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先后在《21世纪经济报道》、《新理财》、《证券市场周刊》、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等媒体担任专栏作家,在中国金融出版社承担编审工作。 精

 

  意图

  欧洲光伏产业丧失竞争力,欧盟保护主义倾向无可救药

  记者:去年欧盟针对中国出口的光伏电池组件实施“双反”,4个月前才刚刚以“价格承诺”的形式达成“友好解决方案”,此次为何再起事端?

  梅新育:欧洲方面钻空子,上次解决方案不包括这一次的产品。这是继去年欧盟针对中国出口的光伏电池组件的“双反”后,又增加了另一个产品系列。

  记者:从已报道的数据看,截至去年底,整个欧盟光伏玻璃市场总额不到2亿欧元,以中国企业占市场份额的27%来计算,即便对华光伏玻璃“双反”实施,也意味着只影响到中国企业总计5400万欧元的对欧出口额。尽管此次涉案金额并不高,但其背后意味着什么?

  梅新育:这表明欧洲产业基本丧失了竞争力和进取精神,而且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等人贸易保护倾向非常强烈,同时表明欧洲目前经济很不景气。

  考虑到欧盟委员会在4月向欧洲议会提交了关于修订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法规的建议草案,如果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表决通过,这些建议将在明年实施,我们可以看到,欧盟官方机构的保护主义倾向实在是无可救药。

  记者:欧盟指责中国企业“以低于成本价在欧盟销售”,这一说法合理吗?

  梅新育:因为欧盟反倾销不是用中国的价格计算,而是采用替代国方式计算,所以,我不相信欧盟的指责有多么准确。另外,要想指望一个万里之外的外国政府机构能够了解中国企业的准确生产成本,我不大相信。

  影响

  对国内企业影响不会太大,欧盟太阳能产业基本没前途了

  记者:此案对国内企业、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将带来什么影响?

  梅新育:由于此次涉案金额不多,对国内企业应该不至于致命。何况这两年闹贸易争端这么厉害,我国企业应该已经做出了不少应对布局。



作者:曾楠 来源:重庆商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