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能源局《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及财政部《关于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征政府性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日前的发布,两大通知因解决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成本以及电网接入细则问题,被光伏企业视作实质利好。
不过江苏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只靴子已经落地,还要等另外一只—目前光伏企业仍然缺钱,急需要信贷等融资支持。“根据我们了解,下个月将出台相关的金融政策,完善对公布式光伏发电的扶持。”
轻装“上位”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光伏发电配额显示,2014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共计约11.8GW,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约为7.6GW。这意味着,从明年起光伏应用的主流模式,将从当前的大型地面电站向分布式发电转变。
上述江苏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2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本周出台的两大利好,被看成是重要的细化政策。拿财政部《通知》来讲,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农网还贷资金等4项针对电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
他解释称,中国的电价构成中,有五大类政府性基金和附加,除《通知》中涉及的四项外,还有一个是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四项取消后,发电成本得以再次降低。
此前的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价格补贴政策已经给光伏企业减轻了负担。按当时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时,比3月份征求意见稿中的0.35元/千瓦时提高了20%,远超市场预期。
电价仍低
尽管发电成本降低,但对光伏企业来说,投资仍需仔细测算。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对记者直言,在收益与风险不能完全匹配的情况下,2013年公布的示范区动工速度没有想象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