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地区”的策略

2013-11-28 11:46:19 太阳能发电网
作为德国智能电网实证(E-Energy)6个项目之一的“RegModHarz”,与港口城市库克斯港的“eTelligence”项目的地位不相上下。 德国力争在2050年使可再生能源电力达到80% 德国已经决定在2022年之前

 

  以木质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燃料的调整虽然会更加灵活,但存放圆木和边角料、木片和木粒需要庞大的空间。而且,收集和运输所占的权重也会增加,这样一来,就必须要完善物流。

  综上所述,在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使可再生能源电力达到100%有着很大的可行性,但实现的关键,在于构建充分利用电、热、气网络的灵活系统。这些网络是出色的地区基础设施,拥有完善设施的地区拥有很大的潜力。必须要加以利用。

  通过利用热泵和冷藏仓库等的“灵活消费”,和利用生物质等发电及蓄电池的“灵活供应”,吸收电力输出的变化。而且,作为“灵活供需要素”,把电能转化成燃料储存,按需供电、供热的系统也将变得重要。

  精通电力工学的专家认为,对于电能,广域(以国家为单位,以欧盟为单位等)控制的效率更高。因为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火力和抽水等现有稳压电源,还有望起到稳定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功率的效果(使天气不同的各地之间平均化)。

  但前提是广域电网有余力,而且建设供电网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再考虑到燃料和热需求,因此,完善广域调整以及地区调整能力都是必备条件。

  要在地方城市及地区实现100%利用可再生能源,需要充分利用输配电网、热管、燃气管道3大网络,制定电、热、燃气的最佳调度计划,在地区内建立能源循环。如果得以实现,企业还可以根据3个价格,实现合理控制。

  德国的本地型智能电网E-Energy是与日本的燃气行业提出的智能能源网络相似的概念。在德国,电、热、气网络已经基本完善,为成功创造了条件。

  遗憾的是,日本的热能和燃料网络比较脆弱,还有待于今后进行完善。在完善之前,除了依赖蓄电池之外,恐怕别无他法,但这或许能够压缩蓄电池的成本,创造出日本独特的新模式。



作者:山家公雄 来源:日经能源环境网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