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第一难:缺钱难倒英雄汉
眼下,光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资金。前几年光伏出口行情火爆,回款快,银行抢着放贷。现在,光伏企业是很难拿到新贷款的,有的银行还搞提前收贷。
“前些日子,我们公司被银行收走近20亿元。公司账上现在虽有十几个亿,但不敢用,担心哪天银行突然又来收贷。”一位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现在承担的是双重成本,一边是十几个亿资金搁置,增加财务成本;一边要向基金公司融资,多支付几个甚至十来个点的融资成本。
国内应用市场的开启,让我国光伏产能有了新消纳渠道,而从向国外卖光伏产品转到国内建光伏电站,同样绕不开资金难题。
以无锡振发新能源为例。该公司前不久在甘肃金昌建成并网的100兆瓦光伏电站,总投资约10亿元,设计年发电能力1.7亿度。公司副总经理钱仲炎说,公司创新发明对日跟踪技术,曾创下日发电86度的最高记录,但正常发电情况下,再考虑天气条件等因素,按照西部地区上网电价1度电1元计算,收回投资也要6-8年,“漫长的投资回报期很难让银行动心”。
专家表示,作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很强的生命力。欧盟调整光伏补助政策,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受制于电网的承载能力。如今,电网瓶颈消除,下一步可能迎来建造屋顶电站的机遇,其补贴政策也由补发电改成了补用电。“对我国而言,关键是形成有序的光伏产业环境,有效加大国内市场应用,特别是要变普惠政策为扶持重点企业,激励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