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和解”并非光伏企业救命稻草

2013-08-14 11:05:27 太阳能发电网
从8月6日起,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正式实施。历时一年的欧盟“光伏反倾销”近日尘埃落定。后“双反”时代,光伏产业能否抓住机遇找到理性健康的发展之路?记者进行了探访。 反倾销调查重创企业 “和解”之

 

  对于青岛的中小光伏企业,开拓贸易壁垒相对较少的新市场成为一条新出路。王忠锋告诉记者,目前,非洲、澳大利亚等光伏“新市场”发展迅速,同比有10%—15%的上涨幅度,很多同行都在积极开拓日本、非洲、澳大利亚、中东等市场。

  在不少企业将眼光瞄向新兴市场的同时,国内光伏市场也成为中小企业的期待。据陶训圣透露,在国内,大企业已经开始了频频的“抢单”动作,尽管“分布式”光伏还尚欠政策火候,但0.42元/千瓦时的分布式电量补贴,也让国内“分布式”呈现可操作性曙光。

  无论是光伏行业的大洗牌,还是开拓新市场新渠道,对于中国光伏的整体转型升级而言,都值得期待。业内人士认为,光伏企业应该抓住当前的机会,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业务转型,将主导产品从低端光伏组件为主转变为并网离网电站、屋顶电站、光伏应用、光伏项目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等业务,占领高端市场,带动光伏产业升级;积极开发和引进先进的关键设备,实现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加大对现有光伏组件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光电转化效率,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后“双反”时代光伏企业路在何方?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