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并未带来投资价值   PE资本远离光伏业

2013-07-25 13:07:56 太阳能发电网
行业回暖使一些光伏企业谋求曲线上市 尽管光伏产业利好政策陆续出炉,但PE资本仍选择了远离。投中集团昨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光伏行业的“政策春天”已经来临,但PE资本却对此兴趣索然。一个积极信号是,在熬过2012年寒冬后,大多数光伏上市公

 

  PE机构对光伏业兴趣索然

  资本的嗅觉总是先行于实体行业的兴衰。在光伏行业由盛转衰之前,PE机构对该行业已日益冷淡。

  根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06年至今,中国光伏行业共披露110起VC/PE融资案例,融资总额达到33.03亿美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3002万美元。其中,2011年共披露25起VC/PE融资案例,融资总额达7.05亿美元,融资企业数量及规模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12年以来,光伏行业由盛转衰,全年仅披露7起融资案例,融资总额为5.75亿美元。其中,中节能太阳能获得鄱阳湖资本25亿元投资,若将此笔融资案例剔除,2012年光伏行业融资总额仅为1.53亿美元,较2011年大幅下滑。2013年以来,仅有湘电新能源一家光伏企业获得融资——5月29日,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6.89亿元受让5.3亿股湘电新能源的股份,以31.55%的股权比例成为湘电新能源的第二大股东,这也是高新创投历史上直投项目中最大的一笔。

  PE资本对投资光伏行业热情渐退,除了行业自身供求因素外,光伏企业IPO“此路不通”也是主要原因。

  根据投中集团统计,2005年至今,共有27家光伏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实现IPO,累计融资金额为46.07亿美元。从市场分布来看,8家企业登陆A股市场,另外19家则分布于以美国为主的境外资本市场。其中,2010年共有6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总额为11.1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后,随着光伏行业深陷寒冬,光伏企业IPO进程受阻,2012年仅有华电福新和隆基股份两家企业实现IPO,总计融资5.84亿美元。

  在A股IPO审批暂缓的背景下,一些光伏企业开始谋划借壳上市,但进程并不顺畅。

  2012年5月份,*ST北生发布了吸收合并尖山光电的重组预案,拟转型光伏企业。但由于光伏业持续低迷,尖山光电业绩大幅下滑,借壳无果而终。值得一提的是,尖山光电的股东中,包括了通联创投、荣盛创投、盛商创投、维美创投等一众PE。但由于尖山光电业绩大幅下滑,这些创投非但没有收获回报,通联创投还卷入了尖山光电的多起担保官司,旗下所持多家上市公司股权被冻结。



作者:赵晓琳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