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中国光伏企业暂停对欧出口 价格分歧引担忧

2013-07-06 01:54:46 太阳能发电网
一个月前,光伏“双反”的初裁落地,该结果好于预期,令市场对最终的裁定充满希望。但好景不长,售价上的分歧最终导致国内一些企业开始悲观起来,对于欧洲市场的出口大多选择观望或者暂停。   价格分歧引担忧   6月4日,欧盟公布了对华光伏“双反”初裁,由于结果好于预期

 

  一个月前,光伏“双反”的初裁落地,该结果好于预期,令市场对最终的裁定充满希望。但好景不长,售价上的分歧最终导致国内一些企业开始悲观起来,对于欧洲市场的出口大多选择观望或者暂停。

  价格分歧引担忧

  6月4日,欧盟公布了对华光伏“双反”初裁,由于结果好于预期,随后欧洲市场出现了短暂的抢装潮现象。电池、组件的价格甚至一度出现了上涨,但价格分歧终结了上述盛况。

  6月中旬,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赴欧谈判。此前国内众多企业已各自上报价格底线方案,底线普遍在0.5欧元/瓦~0.54欧元/瓦。然而,欧盟建议中国光伏组件售价为0.65欧元/瓦。这意味着中欧双方的谈判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对记者称,“如果对欧价格在0.5欧元/瓦以下,国内光伏企业在欧盟市场还有竞争力,毕竟国内光伏产品与欧洲自产的光伏产品性能差别不大。反之,国内光伏企业在欧洲很难找到市场。”

  据悉,欧盟成员国内自产的光伏组件价格在0.6欧元/瓦~0.7欧元/瓦,一些德国企业甚至不到0.58欧元/瓦。因此,中方表示可以接受0.5欧元/瓦的价格。

  由于存在较大的价格差距,中欧双方开始了拉锯式谈判,相当一部分业界人士对谈判不抱预期。日前,我国宣布对产自欧盟的葡萄酒开始双反调查,这在很多人看来,意味着光伏产品的谈判并不太顺利。

  浙江一家上市光伏企业认为,此次价格承诺谈判是中国企业与欧盟谈,属民间性质,影响及对抗能力有限,政府层面的谈判才是核心。

  不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昨日称,上个月中欧双方召开了经贸混委会,双方已经达成共识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光伏争端,重要的共识是要积极推进价格承诺谈判。

  多家企业暂停对欧出口

  按照初裁约定,如果中欧“双反”谈判无果,8月6日以后,国内光伏企业对欧出口的税率将上升至47.6%。鉴于此,很多中国光伏企业开始暂停对欧出货。

  正泰太阳能总裁仇展炜对记者称,“估计再过一两周,我们公司也会停止对欧出口,是否重新供货要看中欧双方的谈判结果。”

  除此之外,晶澳和英利也明确表示,由于反倾销税率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已经停止向欧洲等国运输组件,7月底才会再向欧洲发货。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