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倾销“损人不利己”?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不仅引起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强烈反弹,也遭到了欧盟企业的谴责。
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发起的致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卡雷尔·德古特的公开信,得到了欧洲20多个国家的700多家光伏企业、1024名企业高管的联名签署。后发表声明称,制裁中国光伏企业将“摧毁”整个欧盟的光伏市场。
公开信强调,欧盟市场上光伏供应链的价值70%在欧洲创造,上下游供应商创造的产值约400亿欧元,贡献了26.5万个工作岗位。而主张制裁中国光伏产品的那些企业,最多创造不过8000个工作岗位。
他们还引用欧洲独立经济研究机构“预测研究所”近日所做的一项调查说,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0%的惩罚性关税,将导致欧盟在此后3年内失去17.55万个就业岗位,损失184亿欧元的光伏产业增加值;如果惩罚性关税达到60%,3年内将失去24.2万个就业岗位,以及272亿欧元的光伏产业增加值。
“他们代表两个利益阵营。”李钢说,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对欧盟光伏产业链上前端的零部件供应方,以及最终的用户,都是有损害的。只有和中国企业同样从事太阳能面板制造的企业,要求制裁中国光伏产品。
机电商会也就此发表声明称,对中国产品设限将伤及欧盟广泛的上下游企业。中国光伏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设备及生产技术大部分由欧美进口;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出口为当地下游产业如光伏发电安装业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机电商会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从德国进口多晶硅7.64亿美元,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额的20%;进口银浆3.6亿美元。此外,几年来,中国累计从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采购约180亿元的光伏生产设备。这极大地推动了欧洲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目前在相关领域的欧洲就业人数高达30万人。
“德国计划到2020年,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到20%。但是,政府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在下降,要完成20%的指标,唯一途径就是让成本降下来。如果对中国产品课以重税,一定会使成本急剧上升。这也是导致德国强烈反对制裁中国产品的原因。”张含冰说。
欧盟“算小账”的潜在风险
李钢用“一团雾水”来形容欧盟成员国对中国光伏反倾销建议案的投票。“表决是不公开的,不知道谁支持,谁反对。”不过,由于欧盟实行统一的贸易政策,各成员国的投票结果不一定会影响欧盟的决定。而且,在他看来,这一次欧盟对华反倾销显得“一意孤行”。
机电商会赴欧谈判的遭遇也能印证这一点。本来,经过中国政府与欧盟委员会多次沟通磋商,双方同意由机电商会代表中国光伏产业就该案价格承诺问题与欧盟委员会进行谈判,但机电商会表示,他们在提出务实可行的价格承诺方案后,欧方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