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融资坚冰待破,内功练就根本

宋阳 魏北驹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编辑:wutongyufg 光伏电站光伏融资
光伏行业一度是金融机构眼中的“宠儿”。然而,受欧债危机、国外市场萎靡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大量收缩信贷,“融资难”成为制约光伏行业发展最重要的瓶颈之一。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公布的可再生能源规划,到2017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0GW,
  光伏行业一度是金融机构眼中的“宠儿”。然而,受欧债危机、国外市场萎靡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大量收缩信贷,“融资难”成为制约光伏行业发展最重要的瓶颈之一。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公布的可再生能源规划,到2017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0GW,风能达到160GW,其中50%的太阳能装机容量来自较小规模的分布式项目。
  据此测算,2014~2017年,中国光伏电站需要7370亿元的资金投入,其中分布式需要5220亿元。
  为寻求光伏电站融资模式的突破,中国光伏电力投融资联盟近日在京成立。一头是光伏行业的火热梦想,另一头却是“融资难”的冰冷现实。光伏电力投融资联盟的成立,或许可以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搭建一条值得期待的路径。

资料图片

  融资路径亟须拓宽
  我国光伏产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风险投资和民间融资等。银行贷款是光伏产业发展早期相对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包括商业银行贷款和政策性贷款。然而,由于近年来一些光伏龙头企业破产倒闭的负面影响,商业银行大量收缩信贷,银行贷款不再是光伏企业的主要筹资渠道。
  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也曾是光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据统计,2005~2007年,我国光伏企业以美国资本市场融资为主。这期间,有11家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完成了上市,1家在香港完成了上市,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最高市值曾经达到了320亿美元。2008~2011年底,我国光伏企业主要是以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融资为主。这期间,有10多家光伏企业,以直接上市、并购上市、上市公司转投光伏产业等多种方式实现融资。国际金融机构也为中国光伏产业融资给予一定关注和支持。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也为中国光伏产业提供低息优惠贷款,不过也有一些相应的限制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光伏产业的自主发展。
  在中国光伏电力投融资联盟成立大会上,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董事长瞿晓铧表示,美国光伏行业的融资手段或许有一定借鉴意义:“美国光伏项目融资领域运用的两种新模式:一是ABS(发电资产抵押债券)。这种做法通常是把屋顶、小型、分布式的屋顶光伏电量项目租赁合同,把其中评级、质量比较高的租赁合同打包以后,通过国际上的三大评级机构评级,评级以后直接在公开市场可以发放债券。2013年、2014年,这种做法在美国成功地为光伏业务融资3亿余美元。融资成本方面,过去两年为4%~5%,相对来讲比较低。”
  “二是Yieldco。这个词本身也是一个创新词汇,它是3个投资特性的组合——固定收益、成长性、上市。”瞿晓铧说,上市就带来了流通性和变现性。通常都会有一个发起人兼管理人,能够放进Yieldco里的资产都是低风险、高质量的,并且是并网运营以后的资产,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因此可以带来稳定收益。
  据瞿晓铧介绍,Yieldco将净现金流的85%左右作为红利,分派给投资者,同时通过发起管理人对新项目的强大开发能力,以及已有项目的并购能力,为股东提供12%~15%的成长空间。在美国,这种融资方式去年为光伏行业带来了100多亿美元的融资。
  “Yieldco的融资成本(现金分红率),为2%~3%,高的时候也会达到5%~6%。”瞿晓铧说。

  融资环境亟待改善
  光伏产业链是典型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融资渠道的畅通与否,对产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光伏产业融资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日益重视与金融支持之间脱节较为严重;传统单一的金融融资手段已不能满足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需求;金融市场化运作与极具国际竞争力的光伏产业地位不匹配,等等。
  “我国目前的融资成本是世界上比较高的。比如,一座光伏电站在欧美日的融资利率普遍在3%以下,而我国则普遍高达8%甚至10%。一座光伏电站,如果按每千瓦1万元以及每年发电1000度计算,假定银行利息为10%,这意味着,要达到‘1块钱1度电’才能还上银行利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在会上表示。
  李俊峰告诉记者,如果按照欧美日2%~3%的普遍利息水平,则意味着融资成本大幅降低。世界银行在1997年开始支持中国搞商业化开发项目,那时候贷款利率也是2%~3%。如果用这样的利率来建设电站,我国的光伏发电成本就会明显降低。这将成为今后投融资体制改革对新能源特别是光伏发展带来的重要利好。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和产业逐步稳固,未来需要更大规模地启动光伏电力市场加快清洁电力生产。光伏电力是全新的电源模式,当前我国的现有金融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光伏电力诉求,金融体制机制对多元化的光伏发电应用也存在诸多制约。”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怀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怀珍建议,为解决融资矛盾,需要根据光伏电力特性,结合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构建良好的投融资环境——这不仅需要加强产业和银行间的有机协作,更需要完善光伏投融资市场要素。促进光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从国家层面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细分并完善传统融资模式,优化完善融资环境。

  练好内功方为根本
  “现在,管理部门为了控制补贴额度而进行总容量控制。每年,总的补贴指标层层下发后,基本上都到了下半年,但这又是当年要完成的指标。这往往造成我们为了完成当年指标而‘未批先建’,或者拿到指标以后抢工期,进而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规划证、施工证、土地证都会引发贷款问题。尤其是土地证,有些银行要求土地证明期权,而实际上,在当年开工、当年完工的情况下,土地证明在当年往往拿不到。这类问题给我们带来了现实的融资障碍。”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韩庆浩告诉记者。
  韩庆浩表示,光伏行业建设周期与融资不匹配,光伏电站建设很快,有人甚至说两三个月就能建完,时间很短。但与此同时,资金要求却非常大,相关短期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光伏电站建设期的要求。但如果改为长期贷款,又会大幅增加项目成本,影响项目收益率。
  目前,光伏电站的融资模式仍主要为传统的抵押贷款,这使大型国有资本或上市公司优势明显,而民营企业却很难为项目筹集足够资金。此外,贷款通常用公司资产而非项目资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高质量项目的激励。
  对于商业银行融资严重受限、资本市场融资环境欠发达的现实,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建议——服务专业化。银行支持光伏电力发展,能不能先成立一个专职部门来做业务?对小型光伏发电项目,能不能设立一个贷款网点,进而改进服务?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使贷款能够与光伏电站特性相适应,既能够提供长期贷款,也能够给小型项目提供小额贷款。与此同时,也要探索“绿色信贷”——利率适度下浮,抵押方式更灵活。应当推广项目融资,即用项目电费收益权进行质押,而不再要求股东项目业主以固定资产抵押。
  值得一提的是,天合光能集团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光伏行业也不能只指望金融资本,还应专注练好内功。“现在,不仅要看到巨大的发展空间,更要提供产业怎么给金融机构带来稳定和可预期收益的解决方案,这才是关键。做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这样,金融资本进来以后尝到甜头,今后就会继续支持。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使金融资本蒙受损失,只会使得金融资本加快‘逃离’光伏产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