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荐读|“民企之困”如何走向“民企之春”

秦朔 来源:观察者 编辑:jianping 民企税费社保费
最佳的路径也许是,通过国资改革,增加划拨社保的国资比例,社保充实后降低社保费;将更多有资源红利的领域向民企开放,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简政并节制政府支出,降低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税率;民企在轻装上阵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提升自身素质,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经济学教授拿出一叠数据,说:“‘两个毫不动摇’,这个我相信。但现在也要正视现实,就是近两年国企和民企的效益出现了显著反差。”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数据,从2016年到2018年(为体现可比性,均为1-7月数据),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增长速度分别是:-6.1%,44.2%,30.5%,私营企业是:8.7%,14.2%,10.3%。国企利润突飞猛进,主要是在上游生产资料领域占主导,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明显。可以看一下国企主导的一些行业2016年到2018年(均为1-7月)的利润同比增长情况:采矿业是-77%,7.9倍,53.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130%,100%,97.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9%,13.7倍,18%。相比起来,制造业这三年的利润同比增长为12.8%,18.1%,14.3%,明显不如上游,而制造业是民企的基本盘。同时,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每年是动态调整的,一些倒闭的企业不再进入下一年统计,根据招商证券丁安华的研究,倒闭的企业主要是民企。如果考虑到这个因素,民企的利润表现会更差。


而仔细分析上游行业利润的成因,主要是靠“去产能”之后的提价。


以钢铁为例,根据中钢协等部门的数据,2016年是化解过剩产能开局之年,在化解了超过6500万吨粗钢产能后,钢材价格震荡上涨,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8%,盈利却实现了303.78亿元,而2015年同期为亏损779.38亿元;2017年,得益于“去产能”和清除“地条钢”,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78%;2018年上半年,约380家主要钢企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33%,利润则同比大增151.15%。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速,主要拜价格上升所赐。以螺纹钢为例,2015年最低时1吨1600元,现在1吨4200-4300元。


教授念完数据,叹了口气:“国企赚钱是好事,但上游行业的利润增长是靠价格不断上涨,成本压力就会传递给中下游。由于民企所在行业的竞争十分充分甚至过分,很难将压力再向终端传导,所以就会倍感艰难。国企掌控着许多资源,有独特的资源红利,如果这类红利继续扩大,我认为绝非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四个问题结束了。


结论:要真正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将其落到实处,就必须尽可能将政府手中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牌照、许可证,通过市场化改革,惠及更多主体,而不是直接用行政手段让国企独享。


2015年曾是国企的艰难时刻。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944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221.6亿元。


经过2016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到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651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53.1亿元,这几年的总趋势很明显,国企增长很强劲,民企原地踏步。


中国经济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与制度特征,把“国”与“民”对立起来,并不能解决问题。然而,现实告诉我们,现在是到了要将国企改革、政府改革、税费改革等统筹推向深入,真正落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时候了。最佳的路径也许是,通过国资改革,增加划拨社保的国资比例,社保充实后降低社保费;将更多有资源红利的领域向民企开放,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简政并节制政府支出,降低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税率;民企在轻装上阵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提升自身素质,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如果不从总体上采取系统措施并坚决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在实践中可能会一手硬一手软,而这对中国的未来绝不是福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