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困局带给分布式光伏什么启示

吴军杰 来源:太阳能发电网 编辑:jianping 共享单车分布式光伏
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堪称风投史上最野蛮的共享单车投资盛宴,便形势陡转迎来了全行业破产潮。两年前,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可爱的小黄车如此早夭。这与因一纸文件而近乎“消失”的户用光伏行业带给观者的感受,竟如此雷同——开头过于美好的故事,结尾似乎都不怎么样。幸福的故事都是一样一样的,不幸的故事则各有各的版本,共

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堪称风投史上最野蛮的共享单车投资盛宴,便形势陡转迎来了全行业破产潮。两年前,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可爱的小黄车如此早夭。


这与因一纸文件而近乎“消失”的户用光伏行业带给观者的感受,竟如此雷同——开头过于美好的故事,结尾似乎都不怎么样。


幸福的故事都是一样一样的,不幸的故事则各有各的版本,共享单车与户用光伏二者虽然“血统”完全不同——前者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业,后者却是地道的“政策市”,但或许是命运轨迹颇为相似,彼此间似乎暗藏着某些相互启示。



如果,一如初期的小黄车一样任由户用光伏随意发展,会不会带来国内光伏终端的真正市场化发展?


至少,快速崛起的共享单车行业,让人看到了市场化的户用光伏有可能爆发出来的巨大力量。
光伏发电民用发展至今,德国模式无疑最为成功,正是在千家万户的分布式应用下,光伏电源如雨后春笋在欧洲大陆蓬勃兴起,不仅推动了全球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欧洲的能源结构。


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庞然大物一般看似坚不可摧的传统电力系统,正被如蚁群一样的光伏电源啃噬并重构,直至整个系统变得更为清洁、稳定和坚强。


这不正是能源变革的方向吗?


相比德国模式,中国早期的大型地面电站模式,与其说是应用场景上的差别,莫若说是对能源市场化乃至能源变革路径的认知存在差异。


虽然中国市场在后期回到了分布式发展的路径上来,但在市场化发展方面似乎仍未能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且可持续的模式来,明显僵化的规模指标管控对于分布式的市场化发展形成极大压制,也使得整个中国光伏产业犹如笼中困虎,表面威猛有余,实则虚弱不堪。


尽管以市场化为名的政策一直在筹谋中,但就当下政策语境来看,分布式应用对于光伏产业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性,显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或者说,在电力过剩竞争矛盾加剧和补贴缺口越来越大的现实困难面前,不限规模的市场化越来越不容易实施。


也许,在清洁发展的宏大叙事下,我们还需要一种有足够高度的认识,比如在电改的大背景中,来重新定位光伏的市场需求。


已历时二十余年的电改之所以至今仍无实质进展,除了旧有利益格局的稳定和顽固,恐怕也与总是试图重新组合旧有板块的“拼图游戏”思维有关。一堆老板块,又能拼出个什么新格局来呢?


其实,无论是否市场发达国家,电力改革的方向和所面对的问题都大同小异,都是怎么才能让这样一个具有物理独占性的庞然大物变得更为灵活、安全和市场化。


而很显然,从来没有一种发电形式像光伏一样,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都具有如此高的灵活性,关键是它还具有清洁的身份,它甚至就像是专门为了改变传统电力系统而生。


这与共享单车在疏通处于崩溃边缘的城市交通格局中的意义,何其相似。


如果从促进电力系统变革的角度去发现光伏发电作为工具的重大价值,其市场需求是否被重新定位,其应用模式是否已呼之欲出。


不过,市场化发展,并非毫无节制。共享单车快速兴起又迅速衰落的发展历史,对分布式光伏也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从需求的本质上来看,人们需要的其实不是单车,而是城市交通持续恶化中对新的快捷出行方式的需求,这或许才是共享单车行业兴起的根本原因。因其对市场“痛点”的及时解决,才被网民誉为了“新四大发明”之一。


同理,想要调动起民众对于分布式光伏的热情,就要在将光伏与其生活或需求痛点相关联方面着力。


人们其实并不那么需要光伏,无论是清洁发展的宏大语境,还是现行激励政策,都既不是他们的生活“痛点”,也并不影响其切身利益。


从欧美国家的经验来看,税收减免的政策设计,以及较大的电价差,显然都大大提高了光伏应用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对光伏应用的推动作用甚至并不低于补贴政策。


类似的市场管理思维,无论是对户用分布式,还是工商业分布式,都有借鉴意义。


如今,光伏产业正面临正常化、市场化发展的十字路口,电改也再次迎来了某种微妙的颤动,能源互联网的大棋局也正在落子。


这似乎是一个颇有意思的局面,作为小角色的分布式光伏,很可能成为上述诸领域之间的穿针引线者。


完全市场化发展的共享单车行业的快速崛起,不仅仅展现了资本盛宴之后的一地鸡毛,更有资本与互联网思维激活出来的新经济的无限生机,以及“蚁群”对既有格局和规则的改变能力。


这显然给了分布式光伏的市场化发展很有意思的借鉴意义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