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光伏大佬的战略对决

来源:能源评论 编辑:jianping 光伏大佬战略对决
编者按:曾几何时,光伏还是实验室里的蓝色硅片,想象中的光伏人,也是穿着白色大褂、做着实验的文弱书生。后来,光伏产业从经历烈火烹油、门庭冷落和起死回生,在这个过程中,有10个人,敢于以草莽姿态行走光伏“江湖”,今天,纵使在业内也已称得上有名有号。他们之中,有技术傍身的归国派,满身激情的本土派,颠覆传统的跨界派,神话背

徐鹏飞与陈继霖


创新派:光伏居民pk光伏农民


2013年4月底一个傍晚,我收到“青岛家庭光伏第一人”徐鹏飞的短信,字里行间洋溢着兴奋:“我家屋顶电站在4月22日,投运正好4个月的时候,实现了用电卖电的经济收支平衡……这意味着,从当天起,我不仅用电不花钱,我的电站开始为我赚钱了!”


当时,徐鹏飞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工程师,从青岛大学电子系毕业后,做了10年与逆变器相关的工作。2012年,他花了2万多元,在自家的单元楼楼顶上自建了一个装机2000瓦的太阳能装置,实现了自发自用。这件事,很快成为媒体报道和业内关注的焦点。


仿佛一夜爆红,徐鹏飞开始经常接到咨询光伏安装的电话,当时,甚至有人从外地远道而来,向他讨教经验。


徐鹏飞的经历并非偶然。2013年后,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很多“光伏发电第一人”。之所以集中在这一时期,2013至2014年连续出台的政策功不可没。


但是,力挺并不意味着肯定。当时,不少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分布式的市场前景,原因是“效益回报情况不明”。但试水者们却并不在乎,在之后的1~2年间,他们用大举进军的姿态证明:即便政策红利是“镜花水月”,也难挡热情和决心。


同时,分布式的新进者没有扎堆,而是分别进入了两个领域——一部分人尝试线上,做分布式光伏的金融创新、另一部分则运作线下,专营项目的设计施工。


徐鹏飞就属于其中的后者。就像在2012年,他在决定做屋顶光伏后,利用三周的时间,说服全单元楼20多户邻居让他安装光伏板,2年后,当他觉得市场基础打好、前景也不错的时候,就毅然决定辞职,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飞鹏能源。


徐鹏飞坦言,公司规模不大,主要在青岛本地做项目。好在目前电网申请和服务流程上已经非常规范和标准化,在业主准备好材料之后,他们会负责提交,然后设计、采购、并担任安装时的监理。


如果对项目稍作回顾,会发现这家公司成立两年半以来,一直没有碰过“太重”的业务。这种对“轻资产”的喜好,或许和徐鹏飞多年工程师的经历相关,但资本不足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


众所周知,2014年后,因为政策利好,各路资本纷纷融入光伏行业。但事实并非如很多人所想,分布式光伏的建设者因为“小而散”,很难得到资本的垂青。


徐鹏飞的另一个遗憾,就是居民对光伏的意识。


和几年前光伏还是新生事物的情况不同,现在,民众对于光伏的概念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有些人对于分布式的渴望比较强烈,说不在乎发电能给产生多少短期效益,而有些人可能更多会从短期回报考虑,这样的人就容易选择放弃。”


他说,曾经有人花了几百万买了别墅,但觉得7~8年回报时间太长,最终没有接受花费3万多元的光伏安装。所以,培养意识、聚集人气或许比补贴更重要。“如果一年只有10多个客户,补贴再多又能怎么样,但如果公众都愿意装,行业有了更好的前景,相信没有补贴也会有很多人愿意去做。人气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人气的培养,陈继霖提出了一个解决方式:依靠互联网。陈继霖是东方日升旗下的互联网光伏平台“光合联萌”的光伏投资部总监。他觉得,设法让公众进来,是培养人气的第一步。


他向我做了一个比方:“让人们参与光伏就像让他们来炒股,即便你看了再多的股评,但只要没有亲自体验,就无法培养起对这个领域的认识和感觉。但一旦进去、有了认知才会真正开始关注。光伏也是这样——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技术和对接,让公众花钱去真正投资电站,哪怕只投了100块钱,但只要接触、喜欢,就抓住了。”


陈继霖的“进门经”和自己的经历不无关联。在2012年前,他还在一家外贸公司供职,因为工作的关系,对光伏上游的硅片有所了解,2012年,他在上海家里的屋顶上做了一个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成为上海首批自建个人光伏电站的人。2014年,他进入了回归国内市场2年多的东方日升,专门评判地面电站的投资。


有人把他称为“光伏农民”,他对这个称呼并不介意,反而很欣赏,因为“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就像农民播种,种子从开花到结果,有太阳就会有收获,他所做的事情,是让大家享受到‘太阳红利’的一种途径。”


这里的红利,不仅包括公众对于能源红利的获取,也有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他认为,任何健康的市场都是趋利的,现在很多光伏企业都是上市公司,这意味着其背后有很多投资人,所以,能源公司肯定要在项目中实现利益无可厚非。他认为,国家除了出台鼓励政策之外,还可以通过更平滑的市场方式解决问题。


“毕竟,光伏的区域性强,每个项目的工地条件不一样,建电站也是有一个周期,所以,更为过渡性的政策或许适合这个行业,直接补贴到税收优惠这样的去过渡。”他说。


徐鹏飞和陈继霖最幸运之处,是享受到爆炸式的资讯、共享经济的便利,也让产业化分工深入人心。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他们会认为,做大或许不是最好的,对内生价值和深耕细作的追求,或许来得更有价值。


在他们的行动中,这种区别已经有所表现。在平台运营已经开始、撮合交易步入正轨的时候,陈继霖和他的团队,让供应链金融的风控系统适用更多的场景,以便产生更大的价值。徐鹏飞则瞄准了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做设计、做产品的新应用。


我曾问他们,你觉得当下的光伏从业者最需要什么?他们几乎没有思考,说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要先从产品入手,同时做几类产品,在发现产品应用是一个较好的方向之后,再决定需要深耕的方向。就像喂鱼一样,把东西投进去,才能看到鱼能不能吃,鱼能吃你的东西,你才有可能钓到鱼。”徐鹏飞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