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太阳能的“争夺战”

刘扬 来源:能源评论 编辑:jianping 通威太阳能
作为通威股份旗下核心子公司,通威太阳能成立五年来,员工从87人发展到3500多人,规模扩张10倍,也成为全球光伏产业最大和最具竞争力的电池企业。这家企业扩张之迅猛,成本控制之严苛,以及产业寒流下极强的盈利能力,都让人印象深刻。截至2018年11月18日,通威太阳能已经实现连续50个月持续盈利,连续50个月开工率

争夺“1%”


五年前,通威太阳能正式成立,通威集团由此逆势切入太阳能电池片领域,这也成为通威布局新能源版图的关键一环。五年时间,在全球光伏商业版图上,多少企业“来了又去了”;多少人“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残酷的竞争之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风云跌宕的光伏行业,企业要活下去,你就必须“只争朝夕”。作为通威集团的掌舵人,刘汉元曾指出:“在很长时间里,我们很难理解为何一个伟大的公司可以快速发展,而一个不太好的公司会被迅速边缘化,后来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找到了答案,每天进步1%,一年以后就是原来的38倍,反过来如果每天退步1%,365天后只有第一天的38分之一的规模。”


通威太阳能成功的逻辑,正是在于笃信“每天进步1%”的论断。让每一次提升都变成必然,再把这些必然复合叠加,从而实现产能规模、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团队素质均领跑全球,这一理念赋予了通威太阳能超强的行业竞争力。


并非没有困惑。2014年上半年,市场上对通威太阳能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客户对这家企业也不太了解。这让通威太阳能的市场团队也“很是头疼”。为了拓展市场,通威太阳能董事长谢毅及市场团队长期奔波于各地市场拜访客户,最多的时候一天跑四五个城市。


正是在这种磨练下,通威太阳能重组后首年就扭亏为盈;2015年一路高歌,销量每月、每季度成倍增长、不断突破;2015年8月,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提前四个月完成全年挑战目标,并一跃成为晶硅电池出货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公司;同时,公司产品品质达到行业最优,产品成本实现行业最低;2015年11月,通威太阳能启动双流5吉瓦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建设。


2017年,通威太阳能电池产能仅占全球产能的4%,但利润却占全球电池片行业的80%以上,继续保持全球电池环节利润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生产指标第一。

 

争夺“必然性”


商业世界中,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光伏产业的发展与竞争更是如此。


光伏行业的企业与技术更新迭代都极快。前有虎狼之师,后有追赶者的脚步声,每一个有长远“野心”的光伏企业都必须拼命奔跑,与对手和时间赛跑,才能在更多不可控的“偶然”中紧紧抓住发展的“必然”。


刘汉元曾经表示:“如果成功是偶然,那么失败就是必然!”换言之,这正如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所强调: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你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局,并做足最充分的准备。


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在不断变化。正如通威太阳能董事长谢毅所言,只有围绕市场、围绕客户去跟上这些变化,才能“活下去”并且“活得好”;“市场如何变化我们不可控,但我们的成本、效率和管理是可控的”。


这也就可以理解,光伏“531新政”后,通威太阳能为何能持续保持较高盈利的原因。以变应变,以快应变,是这家企业乃至整个通威集团始终秉持的生存策略之一。用谢毅的话讲就是,不论“531”前,还是“531”后,都是“效率决定效益,细节决定成败,速度决定生死,能力决定实力,有为决定有位。”由此,成立五年里,通威太阳能的团队走到哪里就能打到哪里,走到哪里就能执行到哪里。


刘汉元曾多次提醒管理团队:决策环节需要稳健,但在决策之后经营执行的具体操作中,快永远是必须的,必须紧贴市场,快速反应。没有了速度,一切企业、组织都将不复存在。兵贵神速、高效执行,是一个成功企业必备的素质。这也是通威太阳能5年里从零起步、剑指百亿的文化根基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