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固态电池凭何引各方逐鹿?

何律衡 来源:科创板日报 编辑:jianping 固态电池新能源
4月8日,固态锂电池技术公司“辉能科技”宣布完成近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银投资和一汽产业基金。投中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落地和工厂建设。此前,辉能科技曾获得软银中国和丹丰资本的持续投资。辉能科技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一次简单的D轮融资为何能吸引多方关注?固态电池又为何引

4月8日,固态锂电池技术公司“辉能科技”宣布完成近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银投资和一汽产业基金。投中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落地和工厂建设。此前,辉能科技曾获得软银中国和丹丰资本的持续投资。


辉能科技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一次简单的D轮融资为何能吸引多方关注?固态电池又为何引资本大厂争相逐鹿?

 


高投入低营收 却得到软银长期青睐


就在上月,辉能科技刚刚推出了其最新产品——全新堆叠式固态锂电池,引起不小震动。比起目前使用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重量更轻、更节能、更安全,总能量密度提高29%至56%;同时,采用氧化物陶瓷电解质,代替平常使用的液体/凝胶聚合物,延长电池寿命,缩短充电时间,并提高了安全性。


公开资料显示,辉能科技2006年成立于台湾,在固态电池领域深耕已超过十年,是不折不扣的“老前辈”。然而,这个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的独角兽公司,直到2019年以前,仍然处于名不见经传的状态,并且常年陷入低营收的困扰之中。


据了解,自2013年实现了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量产后,辉能的产品最初仅面向电子消费市场,主要向一些可穿戴、IOT、消费电子产品厂商供货。而由于固态电池成本高,因此只局限在小众市场,累计营收不足600万美元。


与惨淡营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达近1亿美元的研发、运营投入,而该部分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大股东软银中国。后者自2012年起,就多次向辉能增资。就在去年,软银中国又向辉能领投了高达1.5 亿美元的融资用以扩厂。


谈到对辉能从不间断的支持,软银中国资本管理合伙人薛村禾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而今,像辉能科技这样的创业企业能达到同时在电池技术、量产规模与商业能力上都大幅领跑业界非常难得,并期待辉能科技可以引领固态电池产业、甚至是整个新能源产业的革新之路。


进军新能源汽车 固态电池受热捧


目前来看,软银这次的豪赌并非只是“有钱任性”。2017年以来,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辉能逐渐转向迎来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并连续三年凭借固态锂电池相关科技创新,获得美国CES“创新奖”。


2019年是辉能大放异彩的一年。年初,辉能在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车用固态电池包,后者采用了Multi Axis BiPolar+(MAB)多轴双极封装技术。在相同的装车容量下,辉能固态锂电池的电池包体积只有传统电池包的一半、重量只有传统电池包的七成。


凭借该技术,辉能创造了单颗85.2伏高电压与20KWh大容量的电池芯,只需4颗电池便能构成一个80KWh的新能源车电池包。电池数量用得少,就意味着电池管理系统得以简化。而即使目前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其Model 3容量达80.5KWh的电池组,使用的电池数量高达4416颗,约为辉能的1104倍。


同年4月,辉能其自主研发的“MAB (Multi-Axis BiPolar+)多轴向双极锂陶瓷电池”,获得了有科技创新界“奥斯卡”之称的“爱迪生奖”金奖;


8月,辉能又与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签订合作备忘录,为蔚来旗下新能源汽车定制生产“MAB”固态电池包。此次合作,不仅帮助蔚来暂时从接二连三的电池起火事件中解脱出来,并且为其赢得了来自欧洲市场的第一张通行证;


2019年年底,辉能宣布,将于2020年实现第一代固态动力电池1GWh的产能,后者于2017-2018年启动试产。公司CEO杨思枏曾表示,当产能达到1GWh,电芯成本预计能达到液态电池的1.6倍,组成模组之后成本将为液态电池的1.3倍,安全性、综合性价比较液态锂电池将进一步提高。辉能的这一进度,使得我国固态电池商业化得到了进一步提速。


固态电池:新能源汽车的“新星”和未来


不管是来自技术大拿的褒奖或是在商业化取得的进步,谈到辉能如今所获得的瞩目,永远无法绕开“固态电池”这一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上升的新星。


近年来,随着锂电池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传统液态锂电池在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上存在的隐忧,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矛盾点之一。


研究显示,液态锂电池的溶剂具有易挥发、低闪点的特点,导致电解液的易燃性;负极表面容易形成枝晶,刺穿隔膜,造成正负极短路,导致电池起火,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在能量密度重要性日益提升的背景下,350Wh/kg或将接近液态锂电池的极限,能量密度瓶颈凸显。


在此基础上,固态电池成为了目前最佳的替代选择。全固态锂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大部分材料不可燃,解决了电解液的易燃性;同时,固体电解质薄膜致密无孔,机械强度较高,有效抑制负极锂枝晶刺穿造成短路的问题;在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方面也比电解液更好,极大地提升了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能量密度上,全固态锂电池可采用金属锂做负极(金属锂比容量接近石墨负极的10倍),相同正极体系下能量密度有望提升50%以上,同时提升电池PACK能量密度,降低电池成本。


根据中银证券此前测算,固态锂电池市场潜力巨大,全球需求量在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别有望达到1.7GWh、44.2GWh、494.9GWh,2030年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日本富士经济研究所预测,到2035年,全固态电池市场将增长至超过3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全球企业已逐步加大固态锂电池方面的研究布局,包括海外巨头大众、宝马、丰田等,分别提出了2025年、2026年以及2022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电动车的目标,国内巨头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同样在该领域有所落子。

 

原标题:商业化加速!新能源独角兽完成D轮融资 固态电池凭何引各方逐鹿?


在固态电池的研发过程中,固体电解质成为了其中的核心材料,是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和高安全性能的关键。目前市场研究主流是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是主要瓶颈)、硫化物电解质(对空气敏感,界面相容性差是主要瓶颈)、LiPON薄膜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制备成本高是主要瓶颈)。


华创证券认为,全固态锂电池将是未来电动汽车车电池的发展方向,其能量密度至少是当下传统锂离子电池的三倍,充电时间缩短的同时,续航里程更远,充放电次数更高(更耐用)。


此前,工信部等四部委印发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大投入研发新的动力锂电体系,其中就包括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