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光伏新增装机同比继续下滑 鼓励兼并重组 光伏行业“淘汰赛”打响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今年1-4月全国新增太阳能发电6011万千瓦,即60.11GW。在电力系统新增装机中,太阳能发电达到2/3以上。

《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从4月数据来看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4.37GW,同比降幅约为1.91%,今年连续两个月同比下滑。

国内光伏下游需求显著回升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7亿千瓦,同比增长52.4%。其中,今年1-4月太阳能累计新增装机60.11GW,同比增长24.43%。

从单月表现上看,今年4月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为14.37GW,较去年同期减少1.91%。与三月份的表现相比,4月国内光伏下游需求显著回升但还不及去年同期。而今年以来除了1-2月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去年大增之外,3月和4月的单月表现均有所逊色。

有市场分析指出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影响下,部分电力投资企业带有观望情绪,或提出较为严苛的调价方案,影响组件企业供货的积极性,导致之前中标的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随着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应对措施的出台和落地,在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光伏产业链价格将更加科学、理性。国家能源局5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4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伴随全国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全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还将稳中有升。

光伏行业打响“淘汰赛”

5月17日下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产业链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起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公司均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对行业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指标;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转变低价中标局面等相关目标及要求。

受消息影响,光伏设备板块个股近日均出现较大涨幅。对于此次会议鼓励兼并重组,市场预计光伏行业“淘汰赛”打响。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认为,下一步光伏行业需加强行业内部整合,通过股份收购、购买资产、交叉换股等多种重组方式加快光伏行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降低经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价格内耗战。此外,在对行业整体梳理方面,管理层需要通过窗口指导、协会协调等方式提升行业的经营效率。

业内普遍认为,作为行业协会首次建议规范产能扩充,反映出行业有决心控制产能供应,推动市场健康发展,推动行业供需改善,目前企业盈利或已见底。

硅料价格止跌

从本周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光伏产业链价格还处于低位运行的态势中。

5月2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虽然本周多晶硅料价格止跌企稳,但P型硅料和N型颗粒硅的平均成交价格已经跌破4万元/吨。

具体而言,本周N型棒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0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30万元/吨,环比持平。P型致密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9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73万元/吨,环比持平。N/P棒状硅价差为0.44万元/吨。此外,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70-3.9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75万元/吨,环比持平。

就签单情况来看,本周N型棒状硅有2家企业有成交,P型棒状硅有2家企业有成交。对此,硅业分会称近一周多晶硅企业新增成交量较为有限,多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暂未出现规模性降价新签单情况。

鉴于当前多晶硅价格已低于部分企业现金成本而工业硅价格有上涨可能,意味着企业“销量越高亏损越多”,多家硅料厂商开始检修,对应5月硅料产量预期下降0.5万吨-1万吨,6月有更多企业计划陆续推进检修(包括部分头部企业),产能出清加速,市场供需形势得以改善。有观点认为进入第三季度后,硅料企业盈利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5月20日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光伏市场需求保持增速,不应该对未来感到悲观。尽管产业周期会在短时间出现波动,但未来也会迎来再平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