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戈壁铺光伏板、不毛地长出绿草,青海省长点赞“光伏羊”

潘珊菊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jianping 光伏发电
 5月24日,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生态旅游保护问题时专门提到了“光伏羊”案例。他说,青海在沙漠戈壁滩上铺上光伏板,水分蒸发量减少30%,风速降低50%,原来的不毛之地现在长出了绿草,牛羊又回来了,把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发展以及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在一起。

吴晓军表示,青海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系统保护、系统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突出体现为“一增、双减、三优”。所谓“一增”就是“绿色家底”不断丰厚,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8.12%。“双减”就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三优”就是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优良,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始终保持在96%以上,长江、黄河、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II类及以上,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性转化方面,青海也做足了文章。吴晓军介绍,青海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光伏羊”,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把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发展以及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在一起。“我们在沙漠戈壁滩上铺上光伏板,水分蒸发量减少30%,风速降低50%,原来的不毛之地现在长出了绿草,牛羊又回来了,当地牧民亲切称之为‘光伏羊’。”

在普惠性共享方面,青海创造性设立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全省14.6万牧民放下了牧鞭,吃上了生态饭,当上了管护员,特别是许多管护员因为离自然最近,拿起了相机,扛上了“大炮筒”,拍摄了许多作品,成了摄影家,很多作品在国际和国内一些大赛上获得大奖。“他们拍摄的是动物,展示的是生态,体现的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吴晓军说。
0